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乡村振兴的核心将是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18-12-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本文来自织梦 [摘要]目前,中国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与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之中,第一产业的人口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将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长期趋势,这也是世界各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发生的普遍情况。这一状况无疑会给乡村振兴增加挑战,比如乡村人口和人才大量流出等因素,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某种机遇。虽然有一些农村劳动力会流出,但代表更高生产率的农业技术和更新式的经济组织方式将能够在劳动力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给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和农村地区稳定增添保障。 内容来自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近期召开。据悉,2019年“三农”工作的重心可能仍会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目前,中国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与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之中,第一产业的人口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将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长期趋势,这也是世界各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发生的普遍情况。这一状况无疑会给乡村振兴增加挑战,比如乡村人口和人才大量流出等因素,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某种机遇。这是因为,乡村振兴也是一个产业振兴的过程,既包括在农村地区出现各种产业融合,也包括涌现新的企业家、增长机会与就业机会,从而全面改变乡村地区的面貌。 振兴乡村最重要的是优化乡村地区的资源配置,包括自然资源、财富资源、人力资源等等,让重新配置的资源组合激发出乡村经济的更大活力,这个过程要顺利地实现,也需要乡村企业家阶层的出现。新兴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应该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改变中国目前农业经营规模小、一些地方碎片化耕作的局面,利用现代的生产科技来最大程度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虽然有一些农村劳动力会流出,但代表更高生产率的农业技术和更新式的经济组织方式将能够在劳动力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给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和农村地区稳定增添保障,确保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之中没有后顾之忧。 织梦好,好织梦 其实,目前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正在以各种方式进行,比如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仓储等过程的分离,农业生产分工进一步细化,这些都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状况。同时,农村依托于自身优势还在发展旅游业、健康保障服务和养老等服务业,电子商务在农村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是农村居民自身探索实现的成绩,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地加以支持和鼓励。 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质,其实是农业生产与相关服务的流程的细化与专业化,让农业能够与工业、服务业这两种不同的产业形态承接在一起。但这种产业融合要发生,前提必须是农业自身的成熟化和效率化,应当是农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在已有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自然的产业延伸与新产业形态的衍生。所以,首先必须提高农业生产自身的专业程度,这就需要继续进一步通过确权等行动,来明晰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赋予农民更大的财产自由支配权利,从而便利农地承包权的流转,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更集约化的生产组织形态能够涌现出来。在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之后,它自然就能把更多的生产与服务环节“外包”出去,鼓励其他产业链条的延展。只要出现了良好的产业环境,种粮能手、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组织必然在农村兴起,政府只需依法推动资本下乡,鼓励企业整合农村资源,发展新的产业形态,就能实现乡村地区的产业升级。 织梦好,好织梦 农村改革一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央重视农村改革的当下,它更有潜力成为中国改革新的突破口和发力点。中国乡村地区蕴含着巨大的资源,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潜在的资源转化为资产,转变为具有生产价值的形态,从而服务于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帮助和支持作用,同时发展中国特色的小镇经济、小镇文化,通过多种产业结合的方式,一举多得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等等目标,为面对更激烈国际竞争的中国经济打造更稳固的纵深腹地。 |
(《21世纪经济报道》,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