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字体:

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2019.1.1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摘要]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推进再工业化,加快对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制造业国际竞争呈现日趋激烈的趋势。同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明显抬头,冲击着全球战后形成的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体系。我国制造业发展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引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政策体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经评论·北京)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推进再工业化,加快对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制造业国际竞争呈现日趋激烈的趋势。同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也在明显抬头,冲击着全球战后形成的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体系。我国制造业发展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引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政策体系。
  
  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并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七项重点任务之首。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也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当前要加快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实施补短板工程,探索利用"揭榜挂帅"的机制加快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把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二是解决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要面向关键领域的行业共性技术需求,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通从实验室产品到工厂化产品当中的共性技术的缺失问题。例如专用的设备、专用的材料、先进的工艺、检测和标准等这些共性技术的平台,克服国外经常说的"死亡峡谷",使我们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三是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dedecms.com
  
  第二,着力优化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我们要着眼于解决发展当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升级,要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模式和企业的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要引导要素资源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去聚焦,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创造形成发展新动能。要推动现有的产业集聚区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转型,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三,着力培育优质企业集团,制造业强,企业必须强。近年来我国涌现出华为、格力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但总体而言这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是偏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企业在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鼓励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上下游协同,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制造业企业集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公共服务,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建设一支追求品质、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四,着力完善制度环境,当前要突出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性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推动产业政策从差别化、选择性向普惠性、功能型转变。鼓励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在开放、公平环境下有效竞争,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二是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下决心破解科技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强化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之间的衔接通道。要促进科技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三是落实金融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大力开发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金融类产品和服务。根据创新创业和企业发展各阶段资金的需求特点,完善对制造业发展的全周期金融服务。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入力度,现在贷款基本都是短期贷款,企业也只能短贷长用。完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发行上市政策,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切实缓解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dedecms.com
  
  第五,着力扩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在不断开放、合作、竞争中发展壮大,未来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必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虽然现在有一些逆流,但是我们认为主流还是主导的,这是不可阻挡的。面向国际市场,全球资源,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共赢发展。

(新浪财经网,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