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专家视点 > 张承惠、郑醒尘:农村金融发展趋势

张承惠、郑醒尘:农村金融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04-28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金融 浏览:【字体:

随着经济转型和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出现新变化,要求创新机制,更好地促进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在中央政策推动下,以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近五年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copyright dedecms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趋势

本文来自织梦

覆盖中低收入农户

内容来自dedecms

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客户存在收入差别,中低收入农户获得信贷的难度较大。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存在客观原因。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重点是农村中低收入农户,获得信贷支持是重要条件。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快推动金融服务覆盖中低收入农户。这是当前的紧迫任务,需要在信贷支持与中低收入农户的还款能力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机制。

本文来自织梦

拓展金融服务领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看,早期金融服务集中于存、取、汇等基础业务。这些业务的风险相对较小,关键在于成本控制。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这类基础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各类农村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农村超市等代理点提供基于POS机的取现等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的投资和消费活动增加,信贷需求在上升,并要求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风险管理产品,如租赁、保理、保险、期货、期权等金融服务。尤其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发展的复杂程度在提高,需要金融行业提供更加全面的配套服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提高服务便利化程度 内容来自dedecms

农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管理的计划性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存在大量临时、小额、急用的资金需求。同时,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西部地区更是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金融服务成本较高。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有效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便利化程度是当务之急。既要降低服务门槛、简化条件,也要切实解决农户交通往返等客观难题。这些都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村金融创新发展趋势 dedecms.com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的新技术和市场体系为此提供了可能性。由此,在政策推动下,各地金融机构结合当地条件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效果。 内容来自dedecms

政策导向

本文来自织梦

促进扶贫攻坚。推进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当前重点任务,需要政策性银行在扶贫贷款发放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为脱贫攻坚提供专业化的支持;要求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通过延伸服务、创新产品等方式增加信贷投放,并要求地方政府出资开展扶贫担保服务;通过保费补贴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的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等业务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推进普惠金融服务。除了推广农业银行的三农事业部改革经验,在邮储银行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还在大中型商业银行推进普惠金融事业部改革。在2015年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基础上,国务院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原则、目标和要求,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并提供配套支持政策,旨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村小微企业以及农户,特别是农村面临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是服务重点之一。政策要求服务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和脱贫攻坚等领域。 copyright dedecms

完善市场化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任务,完善市场化风险管理机制是改革基本方向。除了通过风险补偿方式分担信贷风险,政府还大力普及农产品政策性保险,发展特色农产品商业保险包括价格保险等业务,通过保费补贴等方式提供支持。通过期货、期权市场对冲农产品价格风险,是下一步的重要发展方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创新服务模式。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随后的2016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涉及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农村金融组织、产权抵押、农产品期货和期权等方面,总体要求是围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和条件,通过应用新技术、创新组织运行机制、促进跨领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有效配置资源。与此同时,农村土地确权等配套改革同步推进。 内容来自dedecms

业务创新的切入点 本文来自织梦

在微观层面,各类金融机构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形成诸多有效服务模式。 本文来自织梦

普及微贷技术。针对农村信贷客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收集客户相关生产数据和软信息进行交叉对比,是甄别客户还款能力的有效途径。微贷技术提供了这方面的路径。越来越多的农信社、农商行、城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引入微贷技术的基本做法,以提高风控能力并筛选合格客户。例如对客户的社会声誉、生产经营台账等信息进行综合量化分析,甚至重建财务报表。大部分银行机构都结合当地情况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织梦好,好织梦

完善抵押担保等增信机制。考虑到农村抵押担保条件的特殊性,结合配套改革,农村银行机构通过改进业务模式,增加了金融服务可及性。主要包括:一是在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的确权基础上,发放两权抵押贷款。二是对农户联保贷款的增信机制进行完善,以合作社、村委会负责人或村内经济发展带头人作为担保人,有的以农户拥有的动产作为反担保,从而提高担保的有效性。三是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的具体特点,以农地经营权、订单等作为增信依据。总体而言,抵质押物用于增信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处置变现的便利性。例如,一些农机具因折旧快、处置变现较困难,实际上难以为商业银行所接受。

织梦好,好织梦

基于产业链、价值链的风险管理。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风险涉及诸多因素,除了通过风险分担降低农户的压力,还可以通过对冲机制化解农户面临的农产品价格风险。后者实际上是农户的重要经营风险来源。从实际创新模式看,既涉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相互衔接,也涉及价值链提升。具体包括:一是依托加工、销售组织的风险管理,例如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订单,包括提供增信支持。二是以政策性、商业性保险业务等方式出现的风险分担,政府往往通过保费补贴等方式提供支持。从保险标的看,正在从传统的保成本向保价格拓展,部分地区在探索价格指数保险等创新模式。三是跨领域合作。其中既有银行加保险的农业信贷保证保险,也有保险公司通过期货或期权市场对冲价格保险的风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信息化和“互联网+”。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推动下,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正在面临深刻转型。由于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难点是信息不对称和人工成本问题,而现代技术恰好在这方面能够进行重大突破,因而面临现代化转型的重大机遇。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小型客户财务报表的依赖程度在降低。无论是通过微贷技术,还是通过互联网电商所掌握的海量交易信息,都可以依托客户交易行为和现金流甄别其还款能力。这为电商和其他互联网服务商切入传统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了独特优势。二是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在提高。农村客户需要生产、加工、销售综合服务,而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创新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户提升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这种服务不仅涉及农业种植与养殖,也涉及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农村休闲观光领域的互联网销售活动。这一趋势也吸引了农信社、农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转型,如一些省份农信社开始与物流机构合作,并提供网上销售平台等配套服务。 copyright dedecms

资金批发与服务农村小型客户的结合。在政策推动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也开始面向农村基层创新服务,把资金批发和服务基层农村客户有机结合。主要包括:一是向地方国有的信用服务平台批发资金,再通过平台向基层客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由信用平台提供还款保障。二是向商业银行批发低成本的资金,再由商业银行向农村客户定向提供信贷支持,例如农村的中低收入农户。三是为农村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客户提供信贷支持,再由该客户为上下游农户提供融资服务,如农产品加工销售行业的龙头企业。 dedecms.com

发展新型合作金融。这方面工作正处于探索过程中。发展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涉及两方面的平衡,一方面需要促使收入覆盖成本和风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将风险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从实际探索模式看,严格按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操作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都能有效防止风险外溢。下一步重点是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