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上海科学描摹“2040”发展蓝图
发布时间:2016-10-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10月20日召开的上海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简称“规划”),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下一步,《规划》经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将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 内容来自dedecms
这是去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国内首个向社会公示的超大城市中长期总体规划。《规划》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开门编规划”,将国家战略、地方实际和民众期待相结合,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模式。 织梦好,好织梦
“卓越的全球城市”,是《规划》中描述上海城市性质的关键词。
本文来自织梦
今年年中公布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明确提出“以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为引领”。在此之前,中央还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些国家战略,都在《规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战略引领作用。搞好新一轮规划编制,要把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
本文来自织梦
纵览《规划》,处处可见“五大理念”的指引。比如在“创新”方面,上海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规划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创新转型新路。
在“协调”方面,聚焦解决超大城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例,《规划》提出深化“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组成的城乡体系,遏制中心城区的无序蔓延。
在“绿色”方面,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以大气环境为例,上海力争在2040年将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达到国外全球城市标准。
织梦好,好织梦
在立足国家战略的同时,上海的城市规划,还瞄准全球发展的最新趋势。
本文来自织梦
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当前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在强化经济等硬实力的同时,都更加注重培育文化软实力。为此,《规划》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作为重要内涵,写入上海的城市性质。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不少专家提出,上海未来2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要突出打造文化原创力,体现上海的文化特色。《规划》明确,将通过提升上海的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一流的文体设施等措施,加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一个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内在规律。 本文来自织梦
“到2040年实现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从上一轮规划确定的3226平方公里,削减到3200平方公里,并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用地比重”——在规划草案里,类似的约束还有不少。
内容来自dedecms
不少人质疑,一些关键指标都约束了,上海靠什么发展
dedecms.com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超大城市,上海空间地域狭小,资源环境约束很紧,产业、人口、基础设施高度集中集聚,城市发展必须强化底线约束,守住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四条底线。
dedecms.com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表示,从城市的发展规律看,上海未来要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本消耗的“脱钩发展”,在存量上保证更生态的、更有质量的发展。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势必会经历由增量规模扩张向存量效益提升的转变。 copyright dedecms
对于可预见的未来,要守住底线。同时,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方向,建立“留白”等弹性适应机制和动态维护机制,应对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的不确定性。 本文来自织梦
比如,在土地、交通和能源等资源配置和设施保障的规划中,既有明确的目标,也留出了弹性应对的空间。实际上,在上海划定的3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规模中,就包含了200平方公里的“留白”空间。
“建设超大城市的规划,要远近结合,前瞻把握,为未来发展留足稀缺资源和战略空间。这是极其重要的规律性要求,也是从长期发展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科学认识。”上海的决策者提出,对事关城市永续发展的重要区域、重要资源,一定要保护好、维护好,不能动;对暂时没有想清楚、看明白的地方,要坚决留白。 本文来自织梦
对于规划,一些地方曾有戏言“规划规划,墙上挂挂”。除了落实和执行的问题,更多地显示出部分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地方实际、民众期待不符,缺乏操作性、科学性。 dedecms.com
上海此次《规划》编制的一大特色,就是“开门做规划”。“上海2040”的公众参与力度,是历次总规划编制中最大的一次。“规划编制的过程,也是探索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说。 本文来自织梦
从8月底公示开始,社会各界通多个渠道,对《规划》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达1810条。针对区域协同,长三角的江浙两省以及苏州、嘉兴等六市也提出意见建议34条,一些长三角城市的党委政府还专门致函提出意见建议。
内容来自dedecms
这些意见建议,覆盖《规划》的多个方面。比如,多名代表委员提出,上海城乡协调发展中的短板是“乡”,应更加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短中心城和郊区差异,提高生活品质,使在郊区生活的各类人群真正做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 本文来自织梦
还有一些专家提出,上海要认真研究应对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拿出相应举措。《规划》提出的“15分钟生活圈”应充分覆盖老龄化社区。同时,适老性住宅规范应全面融入一般住宅规范。
内容来自dedecms
上海市规划编制部门对所有意见建议进行了逐条梳理研究,共采纳意见707条,解释或在下位规划中落实的意见818条。
内容来自dedecms
同济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表示,上海将此次总规编制的过程变成全方位听取意见建议的过程,举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使城市总体规划真正变成凝聚全社会公示的行动纲领。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