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长三角区 > 发展流量经济: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关键点

发展流量经济: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关键点

发布时间:2016-12-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同花顺财经 浏览:【字体:

  “全球城市”已成为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发展愿景。□/供图 织梦好,好织梦

  ■本报记者曹莹 dedecms.com

  在今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上海首次提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的目标,表明“全球城市”已成为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发展愿景。这个全新定位,意味着上海将在未来全球竞争中进一步“卡位”,并在引领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全球城市”,是上海面向2040年的发展目标。作为全球城市,在经济实力、资源集聚能力、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需具备突出优势。伦敦和纽约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全球城市,而上海与这“两强”势必存在一定的差距。那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从而实现这一发展愿景?上海市政协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就相关课题进行了联合研究。本报记者为此走访了课题组成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桂龙。 copyright dedecms

  记者:既然“全球城市”是上海下一步发展的目标,那么到底什么是全球城市?上海在向全球城市迈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copyright dedecms

  沈桂龙:所谓“全球城市”,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先生,曾经给出过这样的答案: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交互作用下,城市之间的经济网络主宰全球经济命脉,其中涌现的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范围的主要节点城市,就是全球城市。而我们认为,节点城市的作用在于“控制与影响”,即对四面八方的各种经济流形成吸引,再对其加工、充足、再造与增值,并通过网络和平台辐射到全球各地。节点城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产业体系的跃迁和高级化,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节点城市的主导产业。

copyright dedecms

  另外,我们研究发现,在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过程中,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都率先形成流量化经济特征,建立起以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从而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节点城市。上海现在既然已经明确了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这就需要高度重视流量经济发展,更快速地提高全球高端要素的配置能力,迅速完善和强化辐射全球、影响世界的城市功能。 内容来自dedecms

  记者:“流量经济”似乎还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概念,您觉得上海发展流量经济的必要性是什么呢? copyright dedecms

  沈桂龙:流量经济代表了一种动态的经济组织新型理念。由信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带动下的新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流、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顺畅流动,从而实现经济组织形态由静态的存量向流动的流量转化,推动服务业长足发展,并成为全球城市的主导产业。可以说,流量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织梦好,好织梦

  上海发展流量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由我们的城市功能定位及与之紧密关联的服务业能级所决定的。

本文来自织梦

  其一,发展流量经济是上海实现信息文明的需要。从在全国的地位来看,上海是客观以及国际公认的中国经济中心。因此,随着国家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上海的经济中心功能也要与之相匹配。现阶段,在中国深度融入国际价值链分工并力争国际经济话语权的时期,上海应实现服务业能级提升,向掌握研发、营销、设计、融资、技术、管理、结算等各产业最高端环节的控制型经济发展。通过满足全球企业的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强节点”的流量磁石效应。

本文来自织梦

  其二,发展流量经济是上海产业能级提升的需要。在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下,生产活动的物理形态和价值形态分割将越来越分明,而这一趋势在发达经济体和国际大都市尤其明显。伦敦制造业中的生产及制造环节向市外乃至国外不断外迁扩散,而控制、管理、设计等高端环节却不断在城市核心区集中。通过发布知识产权授权,不仅控制他国生产制造的决定权,而且能够获取高于加工商数倍的利润。在制造业领域,“服务型产品”在当前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已经显著提升,但是上海并未掌握制造业形态中最高端、最具控制影响力的那部分。上海经济转型调整亟需产业能级的提升,而提升能级的便捷途径是扩大产业的影响和辐射能力。 本文来自织梦

  其三,发展流量经济是上海增强区域辐射影响的需要。从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地位来看,上海是这里的核心城市,在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及对外开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这就必然要求上海高能级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现阶段,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已经由工业驱动为主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驱动。其中,上海经济增长驱动力已明显转向为服务业。因此,上海已经具有以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影响整个长三角的基础条件,可通过规模效应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记者:既然您觉得上海发展流量经济有其必要性,那么现在的上海具备发展流量经济的条件了吗? 织梦好,好织梦

  沈桂龙:说到流量经济的发展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是总部经济优势。上海是国际认可度最高的大都市之一,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集聚。集聚原因包括:1、这里具有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便于跨国公司总部对其分布世界各地的生产部门进行遥控指挥,提供生产服务业的投资、咨询、协调和服务;2、这里集聚着大量的生产服务业;3、上海的金融业、工商业都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也便于企业和投资者、主顾联系。

织梦好,好织梦

  在全球化的作用下,世界各城市的主导产业被分布到全球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然而,处在产业链高端的投资、管理和研发等功能性总部不断地集聚在上海,从而使其具有全球性的控制功能,逐渐能够对全球经济进行控制与协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是服务经济优势。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不论是制造业还是商业,都需要生产服务业提供的法律、金融、广告等服务项目。生产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已经融入到了各个产业部门。金融业是上海市生产服务业的主导部门,在沪的金融公司数量以及其资产规模,都是中国其它大多数城市难以比拟的。而法律、会计以及广告等各生产服务行业,就像金融公司一样,也需要聚集效益。像上海这样拥有便利交通和通讯设施,对各种服务有很高需求的大城市,自然成为生产服务业的最佳区位选择。

内容来自dedecms

  三是互联网经济优势。信息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是全球流量经济网络中节点城市功能得以实现的中介媒体。因此,全球城市必然处在流体空间网络循环体系的高端,凭借其拥有发达的通讯设施和现代化的信息与互联网技术,并通过流体空间网络与其它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内容来自dedecms

  上海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路提升甚至再造传统产业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互联网产业载体建设显著。当淘宝、京东等“消费互联网”热度尚未退却时,上海已在推进以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个性化设计制造及传统产业电商化为内容的“产业互联网”。涌现出如宝山区的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嘉定电子产业园、上海智力产业园、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等一批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立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结合平台;2、互联网服务业产业发展生态链完备;3、工业互联网产业大平台的建设全国领先。上海工业互联网联盟将60余家知名企业以及上海软件促进中心、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研究机构囊括在内,旨在促进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设备制造商、技术平台和产业用户之间的供需无缝对接。

织梦好,好织梦

  四是平台经济优势。过去3—5年间,上海平台经济发展的进程呈现三大突出亮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结构优化,实现稳步发展;跨境电商平台异军突起,快速发展;消费品服务和专业配套服务类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领先发展。“十三五”期间,上海将把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作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内容、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载体。未来五年将加大力度,力争建成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千亿乃至万亿元级交易平台,使包括石化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都成为国际风向标,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范围资源整合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能力,增强城市影响力。

织梦好,好织梦

  记者:您觉得上海有必要、也有条件发展流量经济,那对于上海发展流量经济您又有怎样的建议呢?

本文来自织梦

  沈桂龙:事实上,在与纽约、伦敦这两大全球城市相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方面存在不小差距,尤其在跨国公司总部资源、国际高端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流量、先进性生产服务业服务全球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距离。 内容来自dedecms

  不过,既然上海已经明确建立“全球城市”的目标,那我们就要依托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努力向前迈进。几点建议供参考: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一,依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完善流量经济硬件载体。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抓住信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切实贯彻国家“互联网+”战略,大力建设流量的通道设施和数据存储与开放设备,创造出多种智能工具,提升流量的瞬时通过密度,提高流量的传送速度,实现硬件平台的跨越式发展,为流量经济奠定坚实的硬件设备基础。 dedecms.com

  第二,依托总部经济建设,提升生产性服务能级。从本质上看,全球流量经济网络是全球服务企业锁定城市而形成的,是由跨国高端服务企业在各城市所从事的业务价值量来决定的。因此,上海要实现全球性节点城市的规划目标,必须首先成为跨国公司总部资源集聚地,成为国际高端资源及跨国先进生产服务企业的“指向地”。为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会计企业、广告企业、银行、金融企业、保险企业、法律和管理咨询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企业总部的吸引力度,以总部为“磁极”,吸引全球的生产、劳动力、资本,通过总部进行资源的调配、计划、指示和建议,进一步影响城市之间的信息流动、知识创新和战略决策。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依托国家区域战略的城市节点建设,增强上海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明确了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的城市节点地位。上海应大力提升城市节点功能,从区域网络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心城市。上海应充分利用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众多的金融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上海的医疗、养老、教育、旅游、物流等高端服务产业,相对于“一带一路”不少国家和地区,也具有明显优势,可为上海经济辐射能力提供产业支撑。此外,上海还要以产业链条的区域布局与区域自由贸易作为重要抓手,加强与区域战略框架内城市的联系广度与深度,推动上海进入区域网络中心位置。

本文来自织梦

  第四,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提升全球资本的集聚辐射能力。这方面,应建立适应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具有较高国际化程度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重点突破人民币交易结算定价创新,使上海逐步成为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交易、定价和信息中心。同时,吸引有行业领导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入驻,构建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使上海逐步成为资金运营、资产管理、清算结算中心。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五,依托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国际规则话语权与国际经济参与度。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在于航运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要重点突破符合中国国家战略的国际航运中心规制、标准和规范的形成,提高国家航运规则的话语权。落实“一港两翼”、建立“组合港”,将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后方阵地,建设航运产业链中高能级的服务要素市场,提高上海的国际经济参与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六,依托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发挥全球流通的枢纽作用。上海要大力发展各类商贸平台,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吸引全球有影响的跨国公司入驻并参与交易,提升贸易网络的中心功能;实施“国内国际、双管齐下”的大消费策略,丰富市场层次、提高外来商品集聚力、提升消费能级;要在继续发挥货物贸易的集散和码头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发挥全球商品流通的枢纽作用。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