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东北振兴需要区域内外共同发力
发布时间:2016-12-21 作者:派智库 来源:同花顺网站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央广网北京12月2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针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特点,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目标,灵活采取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允许员工持股、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等方式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在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先行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规划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提高,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2%,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为东北地区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奠定坚实基础。 copyright dedecms
在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在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发展一批领军企业,做优做强国有经济。在交通、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基础设施及传统制造业领域重组整合一批国有企业,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
本文来自织梦
东北振兴需要区域内外共同发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就此话题做出点评。
马庆斌:这次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是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如何真正让东北振兴由文件变成一个行动的重要举措。《规划》基本将最近几年东北地区发展中突出的一些矛盾,比如结构性矛盾、体制机制性矛盾毫不避讳地列了出来,当然也包括它的一些优势。之所以大家对这次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讨论比较多,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在新时期或者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寄于它厚望,因为关于东北东北振兴问题,相关文件不可谓不多,改革的举措也不能说少,包括最近几年给予东北地区的重大财政支持也很多、支持力度很大。但在现实过程中,东北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方面还不是很理想。《规划》针对这些疑问也做了一些有力的一些回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规划》最突出的三个关键词是改革、创新、开放。改革方面来讲,它将国企混改问题、先行先试问题放到了突出位置。换言之,通过讨论,大家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是体制机制问题,其中体制机制改革的牛鼻子或者破题的地方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其中专门提出要把国有企业混改问题作为2017年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东北地区作为先行试点,这可能也是中央给予东北经济厚望的一个重要原因。能不能搞好东北地区的经济,也是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或者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 copyright dedecms
未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我认为,东北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即能不能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能不能将大家的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最重要的。当然,人最终发挥作用还要通过企业,即有没有真正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有没有真抓实干的企业家也尤为重要。而能不能让这些有创新精神,真抓实干的企业家留在东北,最重要的还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通过地方政府的“放管服”,把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发挥出来,让企业家昂首挺胸在东北干。 织梦好,好织梦
在改革中,怎样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现在很明显是抓住了国企改革的“牛鼻子”。未来一年也应该抓住三个领域,一是国企改革的问题,二是土地改革的问题,三是金融改革的问题,未来如果能在这三大领域中真正进行深刻改革,东北经济肯定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