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环渤海区 > 山东半岛国家自创区涌动蓝色创新潮

山东半岛国家自创区涌动蓝色创新潮

发布时间:2016-12-2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同花顺财经 浏览:【字体:

  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齐鲁软件园   本报记者李争粉报道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6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拉开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引领转型升级的大幕。

内容来自dedecms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6个国家高新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地区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建设成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开放创新先导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2月9日,为推动6个国家高新区相互交流与协同发展,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社、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在济南市联合举办了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论坛。来自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6个国家高新区的有关负责人,以及科技部高新司原司长赵玉海、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捷、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等业内专家,围绕协调推进山东半岛国家自创区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论坛由济南高新区发展战略与宣传策划局承办,社社长兼总编辑魏谷主持。 本文来自织梦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dedecms.com

  “2016年,济南高新区在诸多领域率先实践、大胆创新,通过改革、放权、扩区,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寇梅表示,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济南高新区构建了最具执行力的行政体系。通过推行“大部门制”改革,对行政职能垂直整合、流程再造,打造了快速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通过专业化园区建设,推进科学、专业、精准招商,构建了专业系统的招商服务体系;通过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和谐、平安、诚信、智慧、洁美“六个高新”建设,理顺了法治和谐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深化济南高新控股集团的整合改革,加强区域开发公司建设,完善了积极稳健的融资建设体系。 内容来自dedecms

  同时,全面落实市级管理权限,在管理区域内直接行使相关权力,直接对济南市委、市政府负责。建立起了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打破干部身份界限,实行“双轨运行”管理办法,推行岗位聘任制,实现了干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推行全员KPI绩效考核,构建了与KPI考核挂钩的薪酬体系,实现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的转变。 内容来自dedecms

  济南高新区科技经济运行局局长刘宠宝介绍,今年,济南高新区进一步深化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改革试点;在山东省率先实行“零收费”制度,一次性取消工商、国税、地税和质监等部门19项收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一址多照”、众创空间“席位注册”改革深入推进,促进了科技型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了推动自创区建设,青岛成立了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青岛市协调推进小组。”青岛高新区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奚志刚表示,青岛高新区通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谋划全面深化改革路径,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坚持“专门、专人、专注、专业”,组建6个产业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配备一个专业团队、一个平台公司、一只产业基金、一个孵化载体、一个产业园区,按照“三明确、三独立”原则(明确用地范围、明确目标任务、明确产业平台,独立运行、独立规划招商、独立考核),将其作为政府与市场的接口,全力以赴将政策、财力、干部投入到产业一线。同时,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对“规划、建设、融资、评估、运营、服务”6项环节进行流程再造,掐掉中间、专注两端,青岛高新区管委会专注“产业战略研究和产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由管理者向公共资源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型,形成了“政务服务效率更高、项目专业判断能力更强、政府与市场要素衔接更紧”的崭新局面。

本文来自织梦

  “淄博市成立了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淄博)创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积极推进自创区各项工作开展。”淄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旭东介绍,在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方面,淄博高新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一是五个“率先”助推制度改革,在淄博市实现了率先调整完成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率先编制完成《行政权力清单》、率先编制完成《淄博高新区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率先出台《关于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率先出台《规范使用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规定》。二是两个“最少”激活市场活力,即编制《淄博高新区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收费项目清单》,实现了在淄博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最少;制定《淄博高新区区级“三最”城市指标体系》,实现了审批事项数量全市最少。三是一个“平台”规范优化高效服务,即1个现代化办事平台涵盖了8个服务功能区,实现了“一门一站一条龙”高效率服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潍坊高新区围绕自创区建设任务目标,深化工作推进机制、公共服务机制、商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自创区建设增添活力、增强动力。”潍坊高新区科技局局长陈秉政介绍,一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包靠联系制度;二是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出台《潍坊高新区“互联网+政务”行动方案》,深入实施“一网一证一云一库一窗一平台”的“政务六个一”工程;三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坚持宽进、严管、优服,大胆先行先试,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出台了《潍坊高新区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实施方案》、《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四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出台《潍坊高新区公务雇员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公务雇员职级制管理制度,参照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建立薪酬体系,与同等性质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dedecms.com

  “获批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烟台高新区按照国家、山东省、烟台市的有关部署与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自创区建设工作体系,全力推进自创区各项建设工作。”烟台高新区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局长李胜江介绍,一是完善管理机制,成立自创区建设推进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和议事制度,加强工作调度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自创区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有关目标任务细化到部门单位,并纳入考核督查体系。二是科学谋划推进,赴中关村(000931)等自创区学习考察,并邀请高新区发展研究专家来到园区进行专题辅导,强化顶层设计和先行先试政策研究。三是抓好规划编制,起草《烟台市关于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并对烟台高新区“十三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进行了调整完善。 内容来自dedecms

  “2016年以来,威海高新区不断推进自创区建设,尤其是在体制机制创新、配套政策支持、专业园区建设、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威海高新区工委委员、科技局局长孙法春介绍,威海建立了市区两级联合工作机制,成立了市区两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完善沟通协同推进机制,高度重视规划引导,设立科技金融、人才项目、协同创新等若干专项工作组。起草了《威海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编撰上报了《威海高新区2016年度自创区建设发展资金实施方案》,编制了《威海高新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立足实体经济基础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内容来自dedecms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惟一以蓝色经济引领转型升级为战略定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以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立足山东实体经济基础,强化协同创新和重大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区域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涉海新兴产业,以蓝色经济引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copyright dedecms

  济南高新区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创新,加快弯道超车步伐。2016年10月,济南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定,济南临空经济示范区再次拓宽111平方公里,济南高新区总面积达到318平方公里,包含五大片区。目前,济南高新区正着力搭建“一区两城两谷”产业格局,即临空经济区、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同时,积极完善产业体系,突出发展前沿高端领域。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及德国工业4.0,以创新型、智能型、服务型经济为导向,深入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创新,构建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量子通信、3D打印、车联网、卫星导航及服务、个性化医疗、医疗机器人(300024)、质子治疗、互联网金融等十大新业态为新兴产业培育的“4+X”产业体系。

内容来自dedecms

  青岛高新区深入推进产业提升战略,全力打造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引领区。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聚焦、聚集、聚合、聚变”路径,以突出发展科技服务业为支撑,加快壮大软件与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节能技术与新材料等五大产业,板块化、平台化推进产业集聚。

本文来自织梦

  淄博高新区坚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了生物医药、先进陶瓷、功能玻璃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医药健康、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织梦好,好织梦

  潍坊高新区围绕建设国际动力城、光电城、VR/AR科技城,坚持以大企业为引领,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拉长加宽增厚产业链条,着力培强做大动力装备、光电、VR/AR三大支柱产业。着力推进园区在空间形态上转向集中发展,在产业形态上转向集群布局,在功能形态上转向集约服务,聚焦主导产业和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动力装备、光电、VR/AR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copyright dedecms

  烟台高新区始终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围绕生物医药与健康、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具有国际化发展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特色主导产业集群。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威海高新区则坚持强化科技引领,实施工业倍增“563”战略不动摇,全力壮大医疗器械及医药、电子信息、时尚设计制造、新材料及制品、智能装备五大产业集群,打造医疗器械、扫描及打印终端设备、创意与工业设计、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激光装备、军民融合六大产品基地,构建研发创新、公共服务、产学研合作三大科技平台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内容来自dedecms

  2016年以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新兴科技服务业态,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探索构建创业要素集聚化、创业载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活动持续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生态体系。

dedecms.com

  济南高新区以政府自建、政府企业联建、企业自建等方式不断完善创新平台载体。目前,济南高新区拥有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国家超级计算、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基因与医学转化公共服务、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公共服务、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公共技术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了济南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齐鲁软件园等国家级孵化器4家,“聚.创客”“创.空间”“集客办公”等市级以上创客空间30家。同时,积极落实中央“千人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济南市“5150计划”等人才政策,实施济南高新区“海右人才计划”。面向市场开展科技创新,发挥市场对科技创新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让科技成果适应市场需求,做到能转化、能利用、能形成生产力,防止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copyright dedecms

  青岛高新区围绕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努力推动人才、载体、金融、开放等高端要素向创新创业聚集。目前,青岛高新区坚持政策“引”、平台“聚”、产业“兴”、环境“留”,设立亿元青岛“人才特区”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8亿元重点扶持了66个高端人才项目;建成青岛蓝色人才港,获批国家留学人员创新园等4个国家级人才基地,引进包括15名院士、41名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一批高端人才;重点打造“蓝贝”品牌和创客空间,孵化器投入运营201万平方米,获批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家,“南有柴火、北有盘谷”在业内唱响。成立了山东省首家科技特色银行,与中关村共建山东省首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青岛市惟一的基金园区全面封顶,引进基金机构110家,管理基金规模120亿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淄博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了六大特色产业创新园、三大海外科技园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了八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了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形成了“一综合多专业、国内海外互动”的科技孵化格局。目前,淄博高新区拥有各类孵化器9家,使用面积达6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研发中心、孵化中心、产业化示范中心、人才培育与科技交流中心、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五中心一平台一体系”的功能格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了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潍坊高新区先后制定了《潍坊高新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暂行办法》《潍坊高新区加快新兴高端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潍坊高新区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潍坊高新区鼓励和吸引潍坊籍高校毕业生来区创业就业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围绕支持科技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出台66条具体扶持措施,设立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科技创新创业券资金、知识产权(专利)资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产业发展促进基金等专项资金,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dedecms.com

  烟台高新区着力强化产学研合作,与80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建科研机构近30家;着力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积极开展山东省首家“省级创新创业区域试点”工作,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突破100万平方米。通过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法律保护中心等平台,构建起集咨询、法律、事务代理、对外技术需求对接等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举办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研讨暨成立大会,烟台成为联盟常驻机构所在地。

copyright dedecms

  威海高新区积极构建“高校(院所)育苗—政府孵化加速—企业(园区)产业化”的创新体系。立足现有平台优势,威海高新区加快推进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园等创新平台的融合发展,整合资源,集中打造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形成“一中心多平台”格局,努力打造成为立足山东半岛、面向日韩的区域创新中心。 dedecms.com

  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加强统筹协调发展 dedecms.com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高新区的升级版,肩负着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赵玉海表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先行先试过程中,形成了“6+4”政策体系,实现了一系列政策突破。但中关村的政策并不适合所有的自创区,每个自创区基础不同,产业、发展重点也不一样,因此应积极探索适用于本区域的有“个性”的发展路径。

本文来自织梦

  “6个国家高新区一定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走出一条具有山东半岛特色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之路。”赵玉海表示,作为由多个高新区共建的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今后要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加大科技服务力度,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瞪羚”企业;大胆探索适合自身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大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与其他高新区的沟通和交流。“企业是经济的主体,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比较大,应该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方面下大功夫。”宋捷建议,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个成员高新区,必须加强互相交流与沟通,注重协同创新,而不能单打独斗。要结合各自的特色与优势,率先发展、先行先试。 内容来自dedecms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培养和发掘一批‘瞪羚’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王德禄表示,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要想成为“独角兽”,一是要有改变世界的思想,二是企业家要有洞见能力,三是要敢于引领产业的变革。未来有望在三大领域出现“独角兽”,即平台经济领域、分享经济领域和智能经济领域。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