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内容提要:作为重点规划发展的京津冀地区,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1998-2015年间的经济与能源数据,阐述了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脱钩状态。依据脱钩理论,构建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指标及模型。运算结果显示,从时间演变趋势方面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一直呈现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存在差距。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经济转型,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强化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发挥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调节作用,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 经济增长 能源价格 碳排放 脱钩分析
织梦好,好织梦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任务愈加艰巨和紧迫。交通拥堵严重,土地供应紧张,繁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城市病突出,使得该地区成为雾霾天气的重灾区,产生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关系调整方面,如何协调处理,厘清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从向-助力于京津冀地区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结构化改革的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当前关于如何衡量与评价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的耦合破裂关系,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分析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已有的脱钩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脱钩分析模型;结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探讨该区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研究两者的脱钩发展趋势。同时,计划从经济增长总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三方面,综合研究能源价格如何通过对应路径影响碳排放。最终,构建可以实现监测、预测两者脱钩情况的动态分析模型,为京津冀地区的低碳化发展和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织梦好,好织梦
一、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评述 dedecms.com
在当前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已有研究中,脱钩(decoupling)理论应用比较广泛,该理论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反映了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或环境污染之间的阻断性。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经济的增长给环境和资源消耗形成的压力,可以通过采取政策、技术、市场等手段缓解,实现经济增长,这个过程被称为脱钩。依据脱离程度的大小,可以分为不同的强弱脱钩类型,旨在说明经济发展是否与碳排放的增长实现了相互脱离。从大体的研究方向来看可分为两类:评价类研究和关系类研究。前者主要分析“脱钩”的评价模型、指标构建、评价度量等层面,涉及生态经济评价等内容;后者主要依据脱钩理论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环境污染、耕地占用之间的关系。模型、指标构建方面,早在2002年,OECD(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构建了一套可评价经济发展压力的综合指标。李坚明(2005)、李忠民(2010)、黄海峰(2009)等人运用脱钩理论,分别以台湾、山西、北京区域经济发展为对象,建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模型,论述地域脱钩差异并给出转型建议。三者关系研究方面,庄贵阳(2007)、王永哲(2015)、宋杰鲲(2010)等人则研究了我国能源结构、发展规划、经济增长等因素与碳排放的关系,提出三者协调发展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应用脱钩理论研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针对区域发展政策的特色化研究较少。例如,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之前,尚未有人研究该区域的脱钩情况,这也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间和动力。
二、京津冀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京津冀地区占地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000万人,覆盖了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9个地级市,80多个县市,产业结构完整,资源种类丰富,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北方的核心经济区。该区域不但地理相邻,更在区域发展方面优势互补,各区域发展重点明确,相互配合,一体化推进京津冀经济圈的建设。其中,北京根据其人力资源的优势,提供区域发展所需的知识、技术支持;天津根据其加工工业的优势,提供区域产品的深加工;河北则根据其资源和重工业优势,提供相应资源储备,基本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结合统计数据,如图所示,在1998-2015年间,随着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情况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三个变量的峰值均出现在2012年,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其中,经济总量一路攀升,经历18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增加31849.28亿元,增幅635.93%;能源消费量同样出现翻倍增长,从15049.93万吨标煤到40615.47万吨标煤,增加了近2.7倍;在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推动下,碳排放量由13604.79万吨上升到34718.58万吨,涨幅达到255.19%,略低于能源消费增幅。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区域现状分析
dedecms.com
分地区来看,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特点,如图2-图4所示。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如图所示,该发展阶段内,北京地区的经济增长总量、能源消费总量逐年递增;但碳排放的总量却呈现出先增后降的态势,峰值出现在2013年,排放量为3848.53万吨。从增长幅度看,北京地区的经济总量增幅达569.01%;能源消费量增长幅度近203.14%,碳排放量涨幅达到139.31%,均低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幅。截至2015年,与峰值相比,其碳排放量下降幅度约为4.63%。在经历了经济增速10%以上的高速期后,北京地区现阶段逐步进入了稳定期,增速保持在8%左右,这为经济转型,产业调整,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期,天津地区的经济总量的涨幅达905.70%,能源消费量增幅达271.46%,碳排放量涨幅达到255.82%。从趋势上看,经济总量与能源消费量均保持逐年递增的态势,但历年的碳排放总量却呈现出先增后降的波动态势,峰值出现在2014年,排放量为5822.30万吨。截至2015年,与峰值相比,其碳排放量下降幅度约为1.58%。河北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幅达到了581.00%,能源消费量的增幅为295.81%,碳排放量的增幅为291.20%。从趋势上看,经济总量、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均保持逐年递增的态势。其中,仅在2001年,碳排放量相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综合来看,京津冀区域的三类指标中呈现出“总量上升,相对下降,指标间波动”的特征。经济总量、能源消费量在三地都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但碳排放量的波动却出现了地域差异,指标的协同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 copyright dedecms
(二)原因分析
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看,京津冀三地由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在发展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而且,在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之间,各区指标的表现情况也存在差异。从历史演变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的三类指标都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推动,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通道,出现了高耗能、高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工业项目集中投产的局面。在推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一方面,得益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推进。另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特点所决定。从空间发展角度来看,京津冀三地的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各地产业基础不同,享受的发展政策、各类资源各不相同。因而,造成了三地发展总量和特征方面的差异。其中,北京、天津两地的经济增长、碳排放的波动情况要优于河北地区。虽然在经济总量方面,河北位居第一,但在碳减排方面,居于末位。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性,是受到了地区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及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抓住这些关键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协同波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dedecms.com
三、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实证研究
(一)脱钩理论与模型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提出了基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以及碳排放总量变化的Tapio脱钩状态模型,分析模型,设定能源消费的GDP弹性、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和碳排放的能源消费弹性三个指标,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及程度,基本模型关系如下: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式中,TCE为能源消费的标煤量(万吨);C为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万吨);E(TCE,GDP)为能源消费的GDP弹性,受经济结构、能源效率影响;E(C,GDP)为碳排放的GDP弹性,受经济增长影响;E(C,TCE)为碳排放的能源消费弹性,与生态情况、减排技术有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计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时,需要采用的计算模型为: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式中,Si为能源i的消费数量;Fi为能源i的碳排放系数。根据IPCC2006资料和各类能源的热值系数,求得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如表1所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根据三类指标的计算结果,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图5所示。 本文来自织梦
图5中,脱钩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强、弱脱钩、强、弱负脱钩、扩张性负脱钩、衰退性脱钩、隐性耦合及扩张性耦合。其中,强脱钩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最理想状态,即实现了低碳化发展,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时,碳排放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弱脱钩时,经济快速增长时,碳排放量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强负脱钩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最不利,即出现了高耗能高污染的破坏性发展,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碳排放量上升。弱负脱钩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都出现了下降,社会发展部分停滞。扩张性负脱钩时,经济快速发展,碳排放量也高速增长,环境污染代价较大。衰退性脱钩时,经济与碳排放量快速下降,社会出现了衰退的现象。隐性耦合时,经济和碳排放量保持较为同步的下降,社会发展动力缺乏。扩张性耦合时,经济和碳排放量保持较为同步的增长,社会发展动力充足,但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严重。
(二)经济增长和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
1.脱钩时间演变分析。根据历年来该地区的发展数据,结合公式(1)-(3),可以求得京津冀地区1998-2015年间,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脱钩指标,如表2所示。 本文来自织梦
1998-2015年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京滓冀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为扩张性负脱钩,其余时期该地区两变量的脱钩关系均呈现弱脱链状态,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碳排放也随之增加,但碳排放增加幅度小于经济增长幅度。由表2可知,在弱脱钩关系时,该地区碳排放的增长率均小于经济增长率。其中2001年的年脱钩最为显着,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E(C,GDP)仅为0.026;可能与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速相对放缓,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量的增速大幅减缓确关,增长率分别仅为0.6%和0.3%,远小于9.7%的GDP增长率;主要因为该地区采取措施,淘汰、关闭了一批技术效率落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其滞后效应所致。从而造成经济与能源碳排放的扩张性负脱钩状态(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E(C,GDP)分别为1.049,1.016,1.018)。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家及时调整了经济增长战略,推行能源低碳化政策,受其影响,2008-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一直保持弱脱钩状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了更清晰、深入地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引入了中间变量——碳排放的能源消费弹性(E(C,TCE))与能源消费的GDP弹性(E(ECE,GDP)),研究结果表明,E(TCE,GDP)与E(c,GDP)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反映出影响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与能源消费脱钩。受益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较低的碳排放水平。1998-2015年间,有6年的能源消费弹性(E(C,TCE))值大于1,其余12年均小于1,说明京津冀地区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对碳排放与经济脱钩的贡献作用已经显现成效,这与该地区长期的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碳减排技术以及低碳政策的推进和实施效果密切相关。由于1998-2015年间,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效率有所提高,减排技术取得一定进步,相比全国水平而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效果较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减排技术、能源效率等低碳措施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从碳排放的GDP弹性值的变化趋势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注意到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意识到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dedecms.com
综合上述分析,从时间演变历史而言,1998-2015年间,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总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源消费数量与碳排放量的绝对值也较大,其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总体表现为弱脱钩,反映了该地区在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成效。尽管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呈现弱脱钩关系,但其弹性值并不稳定,例如,2014年与2015年的E(C,GDP)值相差了0.84,而经济增长却保持上升,说明其碳减排力度较大,受减排政策及技术影响较为明显。这种弹性值的波动,并不能保证未来低碳化发展的目标,离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圈定位的明晰,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的要求会更高,将使该地区面临更大的挑战。
2.脱钩空间演变分析。考虑到产业基础不同,结合公式(1)-(3),分地区计算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在1998-2015年间,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脱钩指标。以北京为例,1998-2015年间,北京地区出现了强脱钩、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三种情况。其中,2000年、2004年、2005年、2014年间,北京地区均出现了经济增长率为正,而能源碳排放增长率为负的良性局面。特别是2004-2005年间,经济增长率均超过10%,能源碳排放增长率却平均降低了约0.65%。2007年,能源碳排放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出现了扩张性负脱钩的情况。其余各年,该地区两变量的脱钩关系均呈现弱脱钩状态,保持了能源碳排放随经济同步弱增长的状态。强脱钩时期中,2014年的脱钩状态最显着,达到-0.63,说明这一时期已经能够做到在较低碳排放水平下,保持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达到7.7%。对比其他两地计算结果来看,1998-2015年间,北京、天津分别出现了4次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强脱钩状态,而河北出现了4次扩张性负脱钩状态,地区差异明显。 copyright dedecms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依据脱钩理论和模型分析表明,1998-2015年间,京津冀地区整体保持了经济增长率高于能源碳排放增长率的发展状态,即弱脱钩状态;个别年份出现了碳排放增长率反超经济增长率的扩张性负脱钩状态。这种状态受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影响较大,应当找准关键点,提高能源效率,努力实现强脱钩的目标。就目前趋势而言,该地区仍将维持一段时期的弱脱钩状态。 内容来自dedecms
分地区而言,京津冀中的北京、天津,在1998-2015年间,其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较为显着,近年来出现了四次强脱钩状态,反映出这两个地区已经初步掌握了协调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方法。而河北地区的这种脱钩状态依然较弱,近年出现了4次扩张性负脱钩状态,调整空间较大,呈现发达地区的脱钩状态强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有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因素。要改进脱钩状态,京津冀地区应当取长补短、协同发展,才能发挥一体化的优势。而能源价格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分析也表明,在当前阶段,碳排放主要受经济总量、能源效率的影响较为显着,产业结构影响相对不明显。因此,京津冀地区在实现节能减排,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发展时,可参考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
本文来自织梦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升级。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发展第三产业,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例,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结构转型。京津冀地区可以结合产业特色,进行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经济增长。北京可以输出第三产业的发展经验,同时将不适合首都功能的第二产业转移到更适宜的河北、天津。天津、河北可以结合已有的产业基础,重点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碳排放少的企业,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成本企业。从整体上,实现三大产业的合理化布局,推动社会经济增长。
2.发挥市场作用,利用能源价格调控。通过能源价格变动,重点提高能源效率,发挥产业互补优势。通过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价格调控等举措的综合实施,有望保证经济增长与降低碳排放的有序波动,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在市场活跃、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碳交易市场、能源期货交易市场等平台,京津冀三地分工协作,能源科学供应,企业灵活交易,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从而实现利用市场力量化解发展问题的效果。
copyright dedecms
3.引入先进技术,源头减排。对于一些重点行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缩小碳排放量。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能耗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研发,投入更高效能的生产设备,降低单位能耗和碳排放。北京可以作为提供技术支撑的基地,天津、河北作为实践区域,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弥补短板,提高效率的目标。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好,好织梦
[1]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dedecms.com
[2]黄海峰、李博.北京经济发展中的“脱钧”转型分析[J].环境保护,2009(4). 内容来自dedecms
[3]宋杰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
本文来自织梦
[4]孙耀华、李忠民.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5).
dedecms.com
[5]崔长彬等.论“中国制造”低碳经济之路——碳排放权与碳汇林权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6). 内容来自dedecms
[6]田云、张俊飚、李波.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J].资源科学,2012(11). 织梦好,好织梦
[7]盖美、胡杭爱、柯丽娜.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2).
本文来自织梦
[8]朱智洺、方培.能源价格与碳排放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5).
[9]王永哲、马立平、徐宽红.中国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织梦好,好织梦
(作者单位:陈欢,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朱清源,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辛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