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中部地区 > 江西省赣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纪实

江西省赣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6-11-01 作者:派智库 来源:赣南日报 浏览:【字体: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也是推进赣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copyright dedecms

  截至目前,赣州主要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98.4%,各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5.8%,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2%,是全国十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十二五”期间,赣州GDP单位能耗累计下降16.3%。

copyright dedecms

  青山掩映、垂柳拂堤,昔日的“江南沙漠”已呈现出江南水乡的婀娜柔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赣州市一跃成为生态环境竞争力前20强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生态王国”,已成为美丽赣州最响亮的名片之一。 织梦好,好织梦

  建立制度体系 树立绿色导向

内容来自dedecms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折射的是对发展有怎样的认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赣州,千里赣江第一城,也是江西母亲河赣江和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源头。时针拨回到21世纪之初,其时的赣州面临怎样一种发展环境和条件呢?20世纪80年代“兴国要亡国,宁都要迁都”的现实忧虑还未从人们视线中完全淡化,矿区粗放经营带来的植被破坏以及传统工业发展之下伴生的污染等问题,使得全市环境承载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织梦好,好织梦

  “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赣南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这成了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而“生态立市”的战略构想,也进入了寻常百姓的视野。 copyright dedecms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一场旷日持久的“绿色革命”,将曾经寸草不生的“瘌痢山”重新披上了绿装。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将赣州建设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2014年,赣州作为江西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全境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dedecms.com

  “赣州要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站在新的起点,赣州市将“建设绿色家园”单列进入了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赣州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绿色规划密集出台,几乎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制度切入,研究制定《赣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条例》《赣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约谈制度》等,构建科学管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摆上突出的战略位置。赣州市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主体功能区制度及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设。与此相呼应的是考核评价体系,2014年,赣州市全面推行科学发展分类考核,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高生态考核权重,并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不合格者“一票否决”。 织梦好,好织梦

  生态考核权重的增加,体现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性。事实证明,保护生态环境与提升经济实力是可以同时并进的,近几年,通过引绿、聚绿、强绿,赣州市绿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税总额得到了快速增长,2015年,同比增长10.2%和7.1%。 内容来自dedecms

  打造绿色工程 筑牢生态屏障 织梦好,好织梦

  “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这条河就是定南县九曲河。发源于安远三百山的安远水及寻乌鸡笼嶂的寻乌水,与定南县的历市河一起,在此汇合后经九曲河流入广东龙川、注入东江贝岭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5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的殷殷嘱托犹如在耳。为保护这一江清水,近年来,定南县先后投资10多亿元,组织实施生态林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等十余项工程,同时,实行三个“不批”和污染项目一票否决制度。

copyright dedecms

  据悉,作为东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近年来,定南县已拒绝污染企业160多家,减少直接投资74亿多元,整治和关闭不符合生态准入制度企业180多家,该县财政每年因此减少税费收入至少3亿元以上。九曲河注入东江的水质却一直保持稳定在三类以上。

dedecms.com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赣州建设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赣州市在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设上花了前所未有的力度。 本文来自织梦

  ——实施森林质量持续提升工程。仅2015年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1.16万亩,占省计划48.41万亩的104.7%;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面积42.5万亩,完成乡村风景林建设面积8万亩,建成森林乡镇264个,乡村生态风景林示范点766个;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建设成为江西唯一、全国22个示范区之一…… copyright dedecms

  ——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2015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天,优良率达95.6%;推进东江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实施赣江、贡江、章江流域综合整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万公顷;废弃稀土矿山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到52.6%;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12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70万公顷……

copyright dedecms

  ——实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程。2015年以来,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广面积1099.55万亩;在全省率先出台《赣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从2015年起,按全市农村户籍人口人均10元/年的标准,每年整合涉农资金统筹安排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奖补资金7300万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金秋时分,行走在赣县区城北湿地公园,塘湾水韵、桃源踏青、七彩童趣、上垅探梅、清风荷月等11个生态湿地景观自南向北依次呈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个“基于污染治理的生态园林示范工程”,一方面采用物理截污沉淀、过滤、增氧及绿化植物、水生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生态链吸收、净化,达到污染治理的效果;另一方面又以水体污染源为源头,通过水体生态修复,生态功能强化等措施,使水体与土壤达标。今天,通过污染治理与生态景观打造相结合的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dedecms.com

  发展绿色产业 共享生态福利

织梦好,好织梦

  罗霄山脉东南深山区,赣州崇义县君子谷犹如一个野生水果世界。利用这深山中的野生刺葡萄酿出的红酒,为君子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5年,继江西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之后,它又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织梦好,好织梦

  这个深山间的绿色生态梦,生动地阐释了赣州生态开发意识的觉醒和与时俱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追求的不是“竭泽而渔”式利用,而是用发展的眼光,把生态作为重要的运营资本,让手中的“金碗”更加闪亮,更能聚财。 内容来自dedecms

  2015年,赣南脐橙以657.84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并荣获“2015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而这只是赣州市生态农业迅速壮大的一个代表。仅2015年,赣州市就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3个,全市建设初具规模的农业示范核心园20个,累计完成投入34.7亿元,吸纳就业人员15.37万人;新增休闲农业企业778家,总数达到1580家,同比增长97%。

织梦好,好织梦

  与此相呼应的是生态工业的积极转型升级。“‘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拒绝不符合环保条件的项目3150个,而能耗低、污染少和无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迅速发展,已形成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光电机一体化、绿色照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五大较明显的产业集群。”赣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黄明哲介绍说。

dedecms.com

  龙南,曾是赣州境内的一个矿产宝地,重稀土储量占世界70%。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粗放式开采,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而今天,这些被关停的废弃矿山,已长满黑麦草、棕叶草、苏丹草、野豌豆,经过固沙、保土、培肥的整治措施,这些土地已经开始在市场进行流转。 本文来自织梦

  “这种复垦方式亩均投入达1万元,而一亩地的流转费一年不过几百元。这笔巨额投资,花的是钱袋子并不宽裕的县里的钱。”龙南县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介绍,传统矿山企业关停后,龙南县取而代之的是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绿色低碳工业,以及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2015年,仅旅游总收入就达到了14.48亿元。” copyright dedecms

  苍山不墨千秋画,江河无弦万古琴。今天的赣州,“大生态”的理念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景美、民富的美好愿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