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社会服务 > 山西旅游应执三点而化全局

山西旅游应执三点而化全局

发布时间:2017-01-25 作者:派智库 来源:山西新闻网 浏览:【字体:

  

  文化产业大家谈(九)尽管山西省文化旅游业近年逆势上扬,增加值超过了1500亿元,占GDP比重达12.3%,但与山西的资源比较优势、全国文化旅游业发展态势、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的定位相比,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尤其在专业化经营管理、集聚化融合发展和资本运营方面差距较大。因此,建议从专业化、集聚化、资本化入手,“执三点而化全局”,推动山西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dedecms.com

  专业化提高山西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内容来自dedecms

  做实专业化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要全面加快“两权分离”改革,加快改革步伐,不仅实现国有景区全覆盖,而且要引导民营景区实现“两权分离”。其次要做实“两权分离”,不能仅停留在组建运营管理公司,而要严格避免双向兼职,使运营管理公司真正独立运行,防止“换汤不换药”式的改革,避免形成公司架构下的事业运行机制。第三要把专业化管理做实,加快推进运营权与管理权的二次分离,在全省国有控股景区推广“托管”模式,由运营管理公司面向社会引进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或专业化的景区管理团队,由其对景区进行全面专业化管理,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或委托管理协议。第四要把深化改革做实,加快国有文化旅游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现代公司制要求,形成合理的股东结构,基于大型景区管委会和文化企业组建文化旅游集团,建立运营董事会制度,设立独立董事,构建资产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大型景区治理模式。大力引进培育文化旅游专业化团队和人才。主要途径是引进来,提上去。对外实施文化旅游引智工程,把外面先进的人才资源引进来。大力引进文化旅游产业运营管理的专业机构和团队,包括文化旅游创意团队、酒店管理公司、影视剧创作、景区管理机构、工艺美术设计、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大力引进山西文化旅游企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引进的文化旅游团队和人才要享受山西招才引智相关政策。对内启动文化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工程,把省内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水平提上去。加强山西文化旅游专业和学科建设,特别要强化山西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山西戏曲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鼓励相关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与文化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加强对导游队伍的培养,严格准入和管理;强化文化旅游专业化培训,提高从业者的素质;设立山西文化旅游科研专项,面向文化旅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出一批成果等。 内容来自dedecms

  集聚化提升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dedecms.com

  以“旅游+”方式建设一批旅游目的地。依托现有的5A级景区和所在中心城市,以旅游为核心,推动旅游和相关产业、城市建设充分融合,规划建设佛教圣地、华夏根祖、黄河文明、太行风光、古建瑰宝、晋商故里等大型区域旅游目的地;打造太原、大同、运城、晋城、长治、平遥等城市旅游目的地;以阳城、洪洞、右玉、灵石、沁水、碛口、汾阳、陵川等特色区域为试点,加快建设一批顺应现代消费潮流的自驾、民宿、探险、修学、养生等情景式体验、个性化消费的新型中小旅游目的地。以链条融合思维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要按照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模式,在太原、大同、晋中、运城、晋城、长治等市规划建设城市文化娱乐综合体,向海内外引进大型文旅项目,带动城市地产增值。依托管涔山、关帝山、太岳山、太行山、历山等连片的大面积原始森林,规划建设大型自然人文旅游综合体,打造国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区。以煤炭、汾酒、醋、葡萄酒、玻璃器皿、青铜器、漆器等工业产品为载体,建设一批以工业消费、文化体验为主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以业态融合推进大景区建设。要学习借鉴平遥持续引入国际摄影大展、“又见平遥”、微电影节、电影节等做法,向云冈石窟、五台山、皇城相府、绵山等世界遗产和5A级景区不断注入具有时代内涵的文化元素,引入多种文化旅游业态,真正实现大景区内部的业态融合。要深入挖掘大景区所含的宗教、民俗、艺术、国学等文化类IP元素,通过影视剧生产、演艺剧目创作、文化衍生品开发、现代科技应用等手段,在大景区内融合文化旅游业态。加快雁门关、碛口古镇、太行山大峡谷、壶口瀑布、关帝庙、晋祠等景区的5A级景区建设进程,全省每个地级市都要建成至少一个5A级大景区和一批3A级以上高品级景区,依托大景区形成区域性文化旅游融合态势。以文化和旅游融合推动各级各类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整合资源,以文化旅游融合为主线,提升现有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文化旅游园区的水平和规模,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集聚带、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构建融合发展平台,推动旅游+演艺+工艺美术、影视+出版+游戏+旅游、旅游+传统媒体+新媒体、互联网+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地产等文化和旅游融合、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形成山西文化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资本化实现山西文化旅游产业价值

内容来自dedecms

  制定山西文化旅游资本运营规划。由省金融办、省旅游委等部门牵头,尽快出台山西文化旅游资本运营规划,明确资本运营方式、旅游上市公司培育重点、旅游金融产品开发和发行等工作重点、时间要求、牵头部门、配套改革措施等。积极引入各大国有及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搭建文化旅游业与金融业跨界合作平台,规划形成具有合作前景的文化旅游资本运营模式。大力推进景区的资产证券化。选择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绵山、太行山大峡谷、皇城相府等山西门票和经营性收入已趋稳定的景区,单独或者联合开展资产证券化,发行景区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动山西文化旅游企业通过并购借壳上市。山西目前上市公司效益不佳。为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应鼓励引导部分上市公司并购文化旅游企业,整合相关资产,将公司主业逐步转为文化旅游,实行间接上市;另一方面,应支持山西文化旅游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买壳上市。启动山西文化旅游企业上市计划。选择一批山西经营效益好、影响力大的文化旅游企业,加快改制步伐和上市培育,根据不同特点和情况,选择在新三板、创业板、主板和海外上市。充分发挥金控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运用资本手段整合山西文化旅游资源。灵活运用各类融资工具,盘活文化旅游资产。开发文化旅游信托产品、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各类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私募基金、PPP基金等作用,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积极筹备山西文化产权交易所,搭建山西文化旅游产权交易平台和融资平台。(作者系山西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内容来自dedecms

  焦斌龙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