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众议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质量“药方”
发布时间:2017-03-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同花顺网站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无论是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还是近年来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都会涉及医疗改革。社区、乡镇医疗机构,是“最基层”的为百姓服务的医院,也是百姓最为迫切的期待提升服务、提高质量、提档升级的健康服务机构。在无锡各个社区纷纷“落户”并越来越多地开展起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医院,该如何提供更“靠谱”的医疗服务,使城乡人民看病真正实现“社区化”?各个社区的工作者有话要说。 copyright dedecms
2个故事,点赞社区医院 copyright dedecms
广益街道黄泥头社区刘云:去年智齿肿痛吃不下饭,去大医院拍牙片,发现智齿是横着长的,医生说拔牙要用榔头,要签术前协议,老公带我果断回家。后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去开止痛药时,坐诊医生说他可以用手持激光针慢慢把牙齿磨掉,安全系数高。在我问及手术风险时,这位医生说:小姑娘,我拔过的牙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呢。玩笑似的话让我一下就安心了。当天下午,这位医生用了3个小时,磨秃了3根激光针终于完成了手术,累得满头大汗。医生介绍说,大医院用榔头敲,时间短,费用高,风险大,他们没这个时间,也不高兴用针一点点把牙磨碎呢。医者仁心,为这位医生手动点32个赞。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广益街道李本华:去年我带小孩看病的事,也许能改变大家对基层医院的看法。小孩身高183厘米,56千克,偏瘦,上高二。一天体育课长跑后,感到不适。老师叫我带小孩去医院。说实话,去家门口社区医院,我只是抱着去开转诊证明的想法,其实想去大医院看。接待我的是一位老医生,他对小孩做了一会儿检查,问了一些问题,就叫我们拍片,说可能是气胸。片子出来后,他对我说,即便是他自己的小孩,也只建议休息,补充营养,如果不放心,可以去大医院,你们自己决定,我不开药。为了放心,我还是为小孩办了转诊证明。果然,去了附近的大医院,那中年男医生看了社区医院拍的片子后,就让我们立即住院。不知道是对这中年医生的怀疑,还是对那位不知道名字的老医生的信任,当然,也有不想耽误小孩功课的想法,我就带小孩回家了。
dedecms.com
小孩在家休息一周,第二周就去上学了。半个月后,我们再去医院拍片子,所谓的气胸没了。这就是我亲身经历的,只希望患者别一窝蜂地挤大医院。 copyright dedecms
“亲切有余,专业不足”成标签 dedecms.com
梁溪区惠山街道惠泉山社区蒋洁:目前老百姓(603883)有一种偏见,就是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不行。就拿每年一次的退休工人体检来说,本来安排在辖区的社区医院是为了方便老年人出行,其次诊断的任何问题也可以在社区医生那里得到及时的解答。可是有部分老年人一听在社区医院体检,第一反应就是那里的检查不靠谱,不乐意去,要求换其他医院。“亲切有余,专业不足”成了基层医院的一大标签。我觉得目前基层医院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医疗人才和资源输入,利用自身“走基层”的特色,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提升公信力。 织梦好,好织梦
锡山区厚桥街道王琦:基层医院无论是医疗设备还是医疗水平都不能和大医院相比,此时乡镇医院就应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来赢得百姓的信任。适当降低医疗费用或给予困难家庭相应的补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梁溪区迎龙桥街道周燕:我老家有一个乡镇医院,里面有一位姓朱的老医生,医术高超人品也好,开药的时候都会开性价比高的药,大家头疼脑热都去找他。我觉得乡镇医院的医生并不要是什么专家,乡镇一级大多看的都是常见病,所以他们更需要把重点放在服务上,就像我老家的这位医生,在治病开药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跟病人交谈,开药的时候也会开性价比高的药,这样久而久之,居民就会越来越信任乡镇医院了。 内容来自dedecms
梁溪区山北街道宪丰社区肖旻:我家旁边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平时家里如果需要配点药、看个头疼脑热的都很方便,而且医护人员也都很耐心,但是最近发现卫生站周六都不开门了,了解后才知道是因为人手不够,说是现在每个站都只给配2名医护人员了,这对我们上班族来说是很不方便的。我觉得在加大力度倡导大家就近看病的同时,政府更应该多关注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人员配备情况。
本文来自织梦
探索“家庭医生”入户诊疗服务
梁溪区清名桥街道塘泾桥社区戴洁:当下首先要提高其医生的诊疗水平、服务态度,也可实施扁平化措施,让基层医生按片区进行上门走访,让居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基层医疗机构的进步。
梁溪区北大街街道梨花社区秦娴:对基层医院来说,应该还是从提升软实力入手,紧抓服务二字。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不管是村民还是居民对医疗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一些行动不便的需要入户式、家庭式的面对面诊疗服务。我们社区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为一些中风偏瘫后遗症的居民开展入户式诊疗服务,受到了欢迎。 copyright dedecms
梁溪区北大街街道南尖社区吴韶:关于上门服务这方面我们也和社区医院聊过,感觉有一些政策、制度限制了这块服务。国外也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例子。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这块服务加快探索制定出相适应的操作规程,而不能拿一些有风险,有不符合规程制度等话语来禁止此类服务。 dedecms.com
梁溪区北大街街道莲蓉园社区陈晓丹:家庭医生、送诊上门是个很好的方式,一些小毛小病、老年性疾病可以不出门通过社区医生来诊疗,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能让民众信任基层的医疗机构,小毛病就不需要再去挤大医院了。
梁溪区广益街道广丰社区李松嵘:“能不能再提高社区医院的诊疗水平”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让百姓更信任基层医院,才能让更多人接受分级诊疗。据了解,为提高基层医院和医生的诊疗水平,无锡市结合“双下沉”工作,已开始推行医生“多点执业”,也就是让市级医院医生到社区医院坐诊,未来还会让更多的医生选择2至3个行医单位,以此解决基层医生水平不足等问题。把原本需要去大医院才能看到的“专家”请到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看病更“家庭化”、“社区化”。(裘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