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国际战略 > 合作而非对抗中国海洋战略浮出水面

合作而非对抗中国海洋战略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17-03-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评社 浏览:【字体:

中国的海洋战略是一种和平的海洋战略,而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则是一种对抗性的海洋战略;中国的海洋战略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海洋战略,而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则是一种扩张性的海洋战略;中国的海洋战略是一种合作的海洋战略,而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则是一种掠夺性的海洋战略。对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进行深入研究,人们就会发现,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强调的是势力范围,而中国的海洋战略强调的是相互交流;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强调的是资源开发,而中国的海洋战略强调的是资源共享。  中国外交部长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回答关于南海问题的时候明确指出,中国奉行郑和下西洋的合作精神,反对西方马汉的海权观念,加强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合作,妥善解决中国南海纠纷。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行为宣言指引下,加快起草中国南海行为准则的步伐,为维护中国南海和平稳定制定统一的行为规则。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战略浮出水面,中国将会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中国南海乃至其他海洋纠纷。  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历史上来看,郑和下西洋传播的是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精神。郑和下西洋强化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文化交流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国人员的和平交流,有利于各国文化的相互融合。直到今天,无论是在东南亚国家还是在非洲大陆,郑和下西洋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仍然存在。  郑和下西洋所强调的合作精神源于中国古代的“天下主义”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先贤强调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因此,中国海洋战略从来都不是扩张战略,当然更不是掠夺战略。中国的海洋战略是包容合作的战略。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与各国建立非常融洽的贸易关系,通过开展文化交流,促进各国相互了解,为世界的大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郑和下西洋与西方某些海洋国家的武力扩张形成鲜明对比,当西方国家远洋船队在陌生大陆残酷屠杀当地土著的时候,中国郑和下西洋所展现出来的亲善合作精神正不断地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平交流的重要基因。  中国古代的海洋战略是建立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中国之所以在航海交流的过程中强调合作,是因为中国统治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国地大物博,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从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朝贡关系,中国从来都不谋求在贸易交往中获得商业利益,中国只不过是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突显出中国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天下主义在中国海洋战略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家强调天下为公,但是,在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者的心目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国家边界,当然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海洋的权益问题。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调的是天下大同,因此,中国古代统治者并不期望从航海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财富,当然更不愿意在航海贸易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国家发生战争。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处理周边国家关系的时候,一方面强调历史事实,坚守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维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领土纠纷的时候,根据意识形态的需要,不断调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边界。中国在处理与朝鲜、越南等国家领土纠纷方面所采取的一些外交政策充分说明,中国历史上没有侵略性,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方面强调的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只要周边国家愿意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与中国的领土纠纷,那么,中国不在乎领土的多少,当然也不在乎现实的利益,中国愿意在合作基础之上消除与周边国家的边界纠纷。  中国外交部长之所以把郑和下西洋所确立的合作精神作为中国未来海洋战略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因为合作精神在中国对外交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的天下主义使得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方面强调合作双赢,只要周边国家愿意采取合作的态度,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那么,中国愿意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上个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在涉及钓鱼岛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上,中国领导人公开指出,愿意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妥善解决历史上的分歧。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海洋战略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有现实的利益考虑。  西方著名航海家马汉确立的海洋战略,脱胎于封建社会的自治原则。封建社会强调各自为政,强调封建领主的绝对统治,因此,在处理封建国家之间关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强调领土和领海的界限。随着航海贸易不断发展,西方国家越来越感觉到控制海洋的重要性,他们把封建社会的自治观念逐渐扩大到浩瀚的海洋,试图通过瓜分海洋权益,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可以这样说,西方国家的扩张性,使得他们高度重视海洋的作用;而西方国家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区自治和权力观念,使得他们在处理海洋纠纷方面更强调权利意识,如果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发动战争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海洋战略是一种和平的海洋战略,而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则是一种对抗性的海洋战略;中国的海洋战略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海洋战略,而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则是一种扩张性的海洋战略;中国的海洋战略是一种合作的海洋战略,而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则是一种掠夺性的海洋战略。对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进行深入研究,人们就会发现,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强调的是势力范围,而中国的海洋战略强调的是相互交流;西方国家的海洋战略强调的是资源开发,而中国的海洋战略强调的是资源共享。  中国外交秉承传统的天下主义,强调互利合作,从而使中国海洋战略更容易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发生矛盾,不是中国奉行扩张政策所引起的,而是其他国家在中国政治环境发生变化之后,认为中国正迅速衰落,不断地侵占中国南海岛屿所引发的。换句话说,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发生领土争端,不是中国扩张的结果,而是其他国家在中国政治面临困难的时候错误判断形势,侵犯中国南海领土海洋权益所产生的结果。中国继承郑和下西洋的精神,一方面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坚持主权在握,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希望通过相互协商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和海洋争端。  不过,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受到国际社会强烈干扰。美国和日本支持菲律宾政府向国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试图通过非法仲裁的方式解决中国南海的领土争端。这是一种赤裸裸地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的行为,中国理所当然地加以反对。  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表示,保留不接受联合国海洋法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权利,中国反对单方面向联合国海洋法仲裁委员会以及仲裁委员会组成的仲裁庭申请仲裁,中国不会接受联合国海洋法仲裁委员会组建仲裁庭作出的裁决,中国不会通过国际仲裁或者国际诉讼方式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和领土纠纷。菲律宾所作所为实际上已经破坏了中国与菲律宾业已达成的各项协议,同时也破坏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中国南海行为宣言。中国愿意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中国南海纠纷,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接受强加在中国头上的国际仲裁或者司法判决。  菲律宾新政府上台之后,已经充分意识到菲律宾前任政府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上所犯下的严重错误,主动向中国伸出橄榄枝,决定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中国南海问题。菲律宾现任总统甚至主动要求中国参与在中国南海地区的武装巡逻,帮助菲律宾打击菲律宾周边海盗行为。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又一次用自己的海洋战略平息了南海地区的矛盾。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高举着合作的旗帜,妥善处理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和海洋纠纷。  郑和下西洋所倡导的合作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浩瀚海洋是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舞台,如果把海洋划分为若干个势力范围,不同国家特别是大国把海洋切割得支离破碎,那么,不仅会严重影响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产生一系列的海洋纠纷。一些国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确定自己的领海和毗连区,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做法本身对于其他国家构成严重伤害。中国应当要求联合国重新审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在保护国家领海和毗连区的同时,适当地缩小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为各个国家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促进各国贸易发展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浩瀚的海洋不应该成为各国争夺的势力范围,而应该成为各国交流合作的舞台。中国愿意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探讨建立新的国际海洋准则。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行为宣言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行为准则,实际上就是探索在中国南海地区重新建立新的国际海洋秩序,一方面强调保护各国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合理利用海洋。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减少海洋纠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占世界70%的海洋真正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舞台。  可以肯定的是,南海行为准则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将会为国际海洋法的不断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不是淡化中国乃至其他国家的海洋权益,而是要在尊重和保护各国海洋权益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海洋合作机制,从而确保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海洋资源,让浩瀚的海洋造福于全人类。  其次,建立海洋安全机制是各国共同的责任,海洋周边国家在保护海洋安全方面负有特殊的法律义务。中国是重要的海洋国家,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共同努力,维护海洋安全秩序。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当今世界各国在维护海洋安全方面正积极探索各种途径。中国与其他国家在亚丁湾开展武装巡逻,保护各国的商船,是中国履行国际义务维护海洋安全的具体表现。中国未来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地加强各国海洋安全合作。中国在南海地区控制的岛礁上增加公共产品,包括灯塔等基础设施,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海洋安全。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在维护国际海洋安全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共同努力,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秩序。  现在的问题是,建立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础之上的国际海洋秩序,对于维护国际海洋安全起到严重阻碍作用。联合国海洋法所确立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海洋国家的历史权利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在海洋安全方面各自为政,海洋国家在处理海洋安全与本国安全关系方面没有照顾到其他国家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没有建立共同安全防卫机制。中国愿意和相关国家一道共同努力,在现有国际法的基础之上,针对海洋安全问题建立共同的安全合作机制。中国愿意借鉴澜沧江湄公河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在中国南海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展武装巡逻,因为这样做既可以保护海洋国家的安全,同时也可以维护其他国家的安全,让蔚蓝色海洋成为世界贸易的大通道,让国际恐怖分子无法借助于海洋贸易通道从事恐怖犯罪活动。  中国愿意在中国南海地区与周边国家建立安全合作机制,不排除在相关国家共同努力下,组建联合巡逻队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不断地减少海洋冲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地化解海洋纠纷,确保各国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中国愿意在地维护海洋安全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中国不仅在自己控制的岛礁上建立了一系列安全防卫体系,为各国提供安全保障,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愿意和周边国家共同组建中国南海安全巡逻队伍。如果中国南海周边国家达成协议在中国南海地区建立共同的安全巡逻机制,确保中国南海地区的交通要道畅通无阻,确保中国南海地区的海洋资源不被破坏,那么,中国南海地区将会成为世界海洋安全的样板。中国正在积极有效地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保持沟通,通过谈判解决南海地区的冲突或者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不远的将来,中国南海地区很可能会出现共同巡逻的武装舰队,到那个时候,一些霸权国家在中国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就会变得非常尴尬。中国愿意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共同努力,把中国的南海变成和平之海。  第三,海洋是人类的发源地,海洋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宝库。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迄今为止,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仍然是非常有限的。浩瀚的海洋中有许多未知的因素需要人类探索,这就要求各国共同努力,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地探索海洋奥秘,充分利用海洋资源,造福于全人类。中国愿意与周边国家共同开发中国南海的资源,包括南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中国南海地区的海底矿产资源。中国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中国南海地质勘探作业船可以对中国南海地区的海底地貌进行全面普查,中国海洋资源勘测船可以在世界任何大洋开展工作。中国在开发南海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只要中国政府一声令下,中国就可以在南海地区开展大范围的普查作业活动。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在开发南海资源方面必须得到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的广泛支持。中国按照法律规定在南海地区实行“休渔期”,确保南海地区的渔业资源不会被掠夺开发。如果没有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协同配合,那么,中国在南海地区资源保护工作就难以持续下去。可喜的是,中国确立新的国家海洋战略同时,把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愿意在搁置争议基础上与相关国家共同开发。可以设想,如果中国南海周边国家愿意与中国共同携手开发中国南海资源,那么,中国的南海将会变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古代的天下主义虽然淡化了所有权观念,但是,天下主义却为中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在现代国际法基础之上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古代天下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具体表现。中国在处理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方面已经形成系统的海洋战略,中国愿意在中国南海地区开展安全保护、资源共享等领域全方位合作。中国愿意把处理南海问题的经验推广到世界,从而使国际海洋法公约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借助于中国的海洋战略逐步加以解决。  中国在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共同探索实现中国海洋战略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当今不合理国际秩序的危害性。美国航空母舰之所以在中国南海地区巡逻,不是为了维护中国南海地区的安全,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霸权;不是为了解决中国南海地区的争端,而是在中国南海地区不断地挑起事端。中国在南海地区乃至其他海洋推行中国的海洋战略,势必会遭到美国的阻挠。中国作为一个日渐崛起的国家,在处理与美国关系方面不得不考虑美国的利益关切,不得不高度重视美国的海洋战略。  对于美国来说,浩瀚的海洋只不过是美国横行霸道的场所。美国之所以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规则,有可能会将美国拒之门外,美国的航空母舰无法在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自由出没。美国一方面把海洋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任何试图挑战美国海洋霸权的国家都会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另一方面,美国希望其他国家特别是海洋国家打开大门,让美国军舰自由地进出。可以这样说,美国的海洋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集中体现,美国在处理国际海洋事务方面所采取的不负责任行为充分说明,美国并不愿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规则,美国更愿意在世界各大洋展示自己的武力,充分体现自己的霸权地位。  对于美国在世界各国所奉行的霸权主义政策,一些国家并不表示反感,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所确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他们希望美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地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建立的国际法体系,包括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可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之所以跟随美国,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上表现的空前活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已经意识到如果美国在中国南海地区不断挑衅中国,那么,中国就必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对美国在南海地区挑起的事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被彻底地打断。对日本等一些国家追随美国破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做法,中国理直气壮地加以反对。菲律宾之所以提出中国南海仲裁案件,目的就是帮助西方国家测试中国在处理海洋事务方面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心和韧性。事实证明,由于中国坚持自己的立场,按照国际法基本准则有理有利有节处理仲裁纠纷,美国和日本的阴谋没有得逞。菲律宾提出关于中国南海仲裁案件的仲裁庭组成人员都是国际法方面的专家,他们并非不了解日本和美国在中国南海仲裁案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以极端荒唐的裁决文书,让菲律宾提出的中国南海仲裁案件变成了一个历史性的笑柄。仲裁庭发布的裁决书中居然把在南海地区长期有人居住的岛屿视为不适合人类居住国际法上的“岛礁”,实际上是以自己的裁决彻底否决了裁决书的合法性。可以这样说,得道多助。菲律宾提出的中国南海仲裁案件裁决结果表明,世界绝大多数爱好和平的人士都已经充分意识到,如果美国和日本继续在中国南海地区挑起事端,试图通过所谓国际仲裁等方式给中国制造麻烦,那么,最终必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同签订行为准则,不仅充分显示中国的海洋战略,而且更重要的是,充分表明中国海洋战略实施的有效性。中国海洋战略之所以得到多数国家认同,是因为中国的海洋战略强调和平发展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还是在海洋安全合作方面,只有坚持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那么,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签订的海洋行为准则不是解决主权归属问题,因为在浩瀚大洋深处,占据岛礁的国家不仅享有权利而且承担义务,如果在中国南海地区占据岛礁,那么,就必须为其他国家提供安全公共产品,保证其他国家自由航行,如果相关国家不能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那么,其他国家有责任帮助这些国家解决问题。如果在中国南海地区实行武装割据,那么,不仅会遭到中国强烈谴责,而且也会遭到其他国家强烈反对。中国在南海地区按照中国海洋战略绘制和平开发资源的雄伟蓝图,构筑安全和平机制,对于中国南海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在处理南海地区海洋纠纷中所体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要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元素,不断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那么,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方面就一定能牢牢地把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这是中国的大国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处理国际问题上中国不能缺席,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的大国担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传统天下主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方面坚持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纠纷。虽然中国周边热点冲突不断,但正由于中国的存在,使得中国周边热点冲突没有转化为大规模战争。中国在处理朝鲜半岛方面提出新的原则,认为朝鲜应当暂时停止自己核武器开发计划,而美国和韩国应当暂时停止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中国海洋战略在处理其他国际纠纷方面的具体运用。  搁置争议,不是鸵鸟政策,共同开发,也不是空洞的口号。搁置争议就是要不断降低冲突地区温度,为和平谈判争取时间和空间。共同开发是解决问题的总开关。只要充分照顾各国的利益关切,那么,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智慧,介入国际冲突,处理国家纠纷。中国愿意和所有国家共同努力,通过和平谈判,找到解决一切冲突的方案。中国邀请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两个国家领导人到中国访问,希望这两个宿敌通过谈判握手言欢。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冲突是宗教派别冲突,由于伊斯兰教在不同发展时期产生不同的宗教派别,各个派别为了争夺自己的势力范围逐渐地形成了敌对关系。在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包括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内的许多宗教国家早已摒弃了传统的领土争端,他们只不过是在宗教教义方面存在分歧而已。只要从传统文化发展角度上追根溯源,找到他们共同的文化祖先,那么,就一定能找到妥善解决冲突的方案。中国正在尝试把天下主义注入现代内涵,把新的天下主义作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基本哲学思想。相信在中国努力下一定会找到解决国际纠纷的方式和方法,为维护和平发展的良好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分展现大国自信。中国在解决国际冲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必将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中国领导人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就是要把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与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要在国际冲突不断的大背景下,寻求建立各国平等发展的崭新国际秩序。  对中国海洋战略进行全面深入思考需要更多的笔墨。中国外交部长在回答中国南海问题解决方案的时候,把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作为一个典型案例,阐释中国现代海洋战略。可以肯定,在不断丰富发展中国海洋战略过程中,中国还能从古代历史中汲取更多营养。中国是一个向前看的国家,但是,中国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中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方面所展现出来的高超智慧充分说明,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愿意在完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新秩序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的南海曾经波涛汹涌,可是如今,在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南海地区变得风平浪静。中国倡导制定的南海行为准则,将会充分体现中国海洋战略。中国将会以包容态度,妥善解决中国南海地区纠纷;中国将会坚守合作精神,与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维护中国南海地区的安全局面。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所指出的那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共同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大厦仍然存在,只不过年久失修,一些地方出现了问题,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共同参与修葺,从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继续存在下去。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中国强调自己的海洋战略,不是挑战霸权国家的海洋战略,而是让霸权国家充分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如果试图依靠炮舰政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那么,最终必然会失道寡助。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携起手来,共同维护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秩序。中国的自信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之上,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自己的海洋战略,中国也愿意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缔造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中国海洋战略不是少数人的构想,而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智慧。中国外交部长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把郑和下西洋作为一个案例,来说明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国家,把中国海洋战略巧妙地表达出来。中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曾经作出突出的贡献,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还将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海洋战略强调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强调的是搁置争议而不是武力冲突,强调的是共同开发而不是资源独占。所有这些必将赢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同。中国海洋战略将会成为未来国际海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愿意和世界其他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中国给世界贡献的不仅仅是财富,同时还包括中国处理国际问题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