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环境战略 > “环保风暴”与“反作为”

“环保风暴”与“反作为”

发布时间:2016-05-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财经报》2006年10月 浏览:【字体:

山西省2006年8月公布了环境污染企业末位淘汰办法。该办法实施过程中,不断有地方政府“以身试法”。10月8日,河律市和乡宁县因污染企业淘汰工作进展缓慢被通报批评。是什么原因使环保工作阻力重重?

copyright dedecms

山西省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治理污染理应成为全省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的重要工作。因此,山西省政府规划了“蓝天碧水工程”,推出了环境污染末位淘汰的举措,从各个行业生产水平最低、经济效益最差、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落后工艺入手,确定了239户企业和污染设施进行末位淘汰。这一举措被各界称为山西的“环保风暴”。同时,山西省环保局对越权审批现象十分突出的孝义市环保局暂停其环保项目审批权。 本文来自织梦

在孝义市环保局被末位淘汰之后,居然还有地方政府对此次“环保风暴”阳奉阴违。河津市和乡宁县目前应该关停的企业还未关停。 内容来自dedecms

山西省环保局的一位同志说,一些地方环保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是当地政府过分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环保工作所致。这话有道理,但恐怕不仅仅如此。 织梦好,好织梦

事关国计民生的环保大事,仅仅因为影响当地表面上的经济发展数字,就能抵制吗?在大局和地方利益之间,在科学发展观和落后发展观之间,当地干部是不知道如何取舍,还是故意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环保风暴”遭遇顽强抵抗,表面上看是工作推进不力,实际是政府干部不作为甚至“反作为”,其中有行政能力低下的原因,也不能排除假公济私的考虑。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矿难,不是让一些违法乱纪参与矿业经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露出了原形么?

dedecms.com

我们希望“环保风暴”来得更猛烈些,不但要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还应当淘汰那些行政能力低下、假公济私的干部,使山西早日实现“蓝天碧水”。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