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环境战略 > 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战略及实施路径选择

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战略及实施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2-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年 浏览:【字体:

内容提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推进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环保产业园区的区域分布特征、业务类型特征、驱动因素特征、园区定位特征和发展阶段特征,指出进一步发展环保产业园区的对策包括:明确园区发展的内外环境、选择适当的经营发展战略、明确政府的恰当角色、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战略举措、注重打造低成本环保产业园区。

织梦好,好织梦

关键词:环保产业 产业集聚 绿色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织梦好,好织梦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并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作出重要部署;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并对“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作出规划。环保产业园区是环保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dedecms.com

一、环保产业园区的内涵与相关研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产业园区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平台,其类型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而环保产业园则是围绕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形成的相关企业聚集区,是为特定区域内的环保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平台。

dedecms.com

关于环保产业园区的性质,李坤霞(2015)认为,环保产业园区是科技与工业的综合体。从研发角度看,环保产业园区一般都是依托于研究机构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从资源共享角度看,园区内聚集的大量节能环保企业,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联动发展,既减少资源浪费又节约运输采购成本;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的设备制造和下游的金融、法律、风险投资等的配套服务覆盖了整个产业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关于环保产业园区与环保产业的关系,沈鹏、傅泽强、高宝(2016)认为,环保产业园区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环保产业的发展会促进环保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从我国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看,发达地区的环保产业园区发展快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发展环保产业园区又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环保产业和环保产业园区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包含、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 copyright dedecms

关于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驱动力,裴莹莹等(2015)分析了政府政策、产业环境、人才技术等多个驱动力对环保产业园区的影响作用。沈鹏等(2016)根据我国16个重点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将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归纳为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科研机构主导。 内容来自dedecms

关于环保产业园区的合作共建,蒋费雯、罗小龙(2016)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江苏南北共建园区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模式;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建构和资本聚集加速了跨界区域生产关系和治理关系的形成,产生了园区的合作共建空间;共建园区封闭式、松散型和企业化的三种治理模式,因合作紧密程度、市场介入程度和独立性程度之间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治理效果。王小平、王月波、贾琳琳(2016)研究了京津冀环保产业园区的共建问题,认为在京津冀环保产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在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加强政策性引导等多方面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内容来自dedecms

关于环保产业园主导产业选择,吴宏涛、任日平(2007)结合青岛环保产业园具体的区位优势和定位,提出将汽车、机车和船舶配件制造业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并对园区按照产业关联度进行整合,突出主导产业,结合招商引资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加速园区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关于环保产业园发展路径,段惠元(2016)以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为例,提出要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环保企业总部经济,转变园区管委会职能,鼓励企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到园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打造模式开放化、功能多元化的园区。 dedecms.com

以上关于环保产业园区的研究文献在广度和深度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是本文的重要借鉴。而本文力图对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环保产业园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copyright dedecms

二、我国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copyright dedecms

(一)主要环保园区发展的基本特征 copyright dedecms

1.区域分布特征。自1992年我国第一个环保产业园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之后,国家各部委在全国批准成立了14个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各级地方政府也扶持发展了若干环保产业园区。我国环保产业园区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沿江地区为主的“一带一轴”总体分布特征。其中,“一带”是指北起大连南至珠三角的“沿海环保产业核心带”;“一轴”是指东起长三角西至重庆的“沿江环保产业发展轴”。

dedecms.com

2.业务类型特征。从园区的业务类型看,主要有:(1)环保科技型园区,如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济南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等。(2)循环经济产业园,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文安东都环保产业园、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大连国家环保产业园、武汉青山(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园等。(3)废弃物处理,如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等。(4)环保综合服务,如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等。(5)环保装备产业园,如盐城环保产业园等。(6)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如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等。

织梦好,好织梦

3.驱动因素特征。从园区发展驱动因素看,主要有:(1)政策导向型。我国多数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都是政府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特征制定园区发展政策,推动园区的发展壮大。(2)核心企业导向型。如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是由清华大学设立的浦华控股有限公司等五方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项目,该园区是中国第一家企业主导、著名高校参与、以循环经济概念为开发理念的环保产业园。再如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由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该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及上海宝山城乡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资。同时,在实践中政策驱动与企业运作常常是相互依赖、协同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 dedecms.com

4.园区定位特征。从我国主要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看:(1)基于功能的定位。如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将园区内部分区定位综合性园区、生态科技园区和专业园区: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定位于循环经济园区等。(2)基于辐射范围的地位。如天津宝坻节能环保工业区将园区建设成为京津冀间重要的环保产品制造业基地,航空、医用新材料制造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大连国家环保产业园定位于中国北方循环经济发展引擎,打造区域循环经济示范模式,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是我国第一家定位于“国际”的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成为中德、中日、中韩环保产业合作的主体平台等。当然,绝大多数园区都是将业务功能与辐射层次相结合的定位(见表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二)环保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

织梦好,好织梦

通过表2中对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各阶段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在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针对不同阶段内外部环境的结构不同,在促进宜兴环保产业发展、推进园区建设方面也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在萌芽期阶段,市场内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S)同时传统主导产业发展受阻(T),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了多元化战略(ST战略):通过建设环保产业基地带动环保产业发展来创造宜兴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发展期阶段,内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内部环境的环保产业初具规模(S)和外部环境的政府政策支持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0),因而此阶段采取增长型战略(SO战略):主要通过多方位的政府政策扶持来带动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迅速发展。

dedecms.com

在转型阶段,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缺乏优质带头企业(W),外部的国家战略机遇和政策扶持的进一步完善(0)。此时主要采取扭转型战略(WO战略):包括继续保持环保优势领域的重要地位,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转化效率。 织梦好,好织梦

综合上述对宜兴典型案例梳理分析,构建了如下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阶段战略模型,见图1。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三、环保产业园区发展案例分析:宜兴环保工业园区

内容来自dedecms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环保部“共同管理和支持”的单位,建立了集聚1400多家环保企业的环保产业基地。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内容来自dedecms

1.萌芽状态:产业基础与市场需求引导相结合。在20世纪70年代宜兴主要是用于加工制造给水处理和水循环设备;而后随着城市污水排放压力的逐渐增大,刺激了市场对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宜兴市因此产生了以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为主的环保产业雏形。随着社会发展,以传统陶瓷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宜兴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而后宜兴市逐渐转变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率先形成了国内第一个环保产业基地,从而进一步带动了环保产业发展。这种依托产业基础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在处于萌芽状态下的环保产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扮演者核心驱动的作用,这也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诞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织梦好,好织梦

2.发展阶段:政府单边支持下的黄金十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更好地为环保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满足市场对环保产品和服务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1992年宜兴市政府申请成立了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并在税收、企业贷款、入园政策上为环保企业入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成立了专注于园区建设的开发公司,促进宜兴环保产业和环保科技工业园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园区的“三个中心,一个基地”以及包括六大类、上百个系列的环保工业体系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3.转型阶段:政府引导与自主创新相协调。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缺乏优质的带头企业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的限制,进入2005年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宜兴市政府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园区发展规划,使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园区园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积极发挥在污水处理设备和循环水设备的制造和生产领域的优势地位;紧抓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机遇,大力培养领先优势企业,积极鼓励园区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校展开密切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进一步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根据以上发展阶段分析,构建出SWOT阶段结构分析矩阵(见表2),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发展的三阶段出发,展示不同时期园区内外部环境的阶段性差异。 dedecms.com

四、发展环保产业园区的政策建议 织梦好,好织梦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

dedecms.com

1.明确园区发展的内外环境。明确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内外环境是制定和选择园区发展定位和政策的首要前提。只有在充分了解到园区自身的内外部环境后,才能对园区进行恰当的阶段性定位。不同地区环保产业园区的外部环境差距较大,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环保产业园区所具有的内部环境也可能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因而环境分析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可以借助SWOT等分析方法方法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梳理。

dedecms.com

2.选择适当的经营发展战略。明确环保产业园区自身的内外部环境之后,应当选取与之相匹配的环保产业园区发展战略。通过阶段发展模型可以看出,根据环保产业园区不同的内外部环境所确定了不同发展阶段,所应当选择的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在确定环保产业园区发展战略时不用当机械的照搬其他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即使处于同一地区、同等规模的环保产业园区,也可能因为其内外部环境的侧重点不同,而适应不同的经营发展战略。

本文来自织梦

3.科学定位政府对园区建设作用。从阶段战略模型的构建可以看,政府作用的发挥将贯穿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始终,但这并不意味着制定发展规划时,可以一味地强调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因为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某些阶段,政府政策的扶持对园区的建设发展作用并不明显或者处于从属性作用地位。例如,根据阶段战略模型,在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的萌芽阶段政府作用的发挥就处于从属地位,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战略考虑是从自身出发,依托已有产业基础,转变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本文来自织梦

4.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战略举措。大多数的战略方针的普适性与使用效果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动关系,即越可以普遍应用的战略方针其作用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这就要求制定环保产业园区发展战略方针时要尽可能的具有针对性,这也就要求战略制定者在信息资料获取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做要详实全面,只有在内外部环境分析、阶段确认、战略选择等多个环节共同保证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才能制定出最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dedecms.com

5.注重打造低成本环保产业园区。成本影响利益,进而影响产业集聚;低成本运作能够提升环保产业园区的吸引力与可持续性。园区成本包括土地开发成本、各级政府收费、基础设施费用、财务成本、日常管理费用等。要着力拉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协助企业通过错峰生产等,最大限度降低用电成本;通过开通集装箱业务、建立运输增量与运输价格联动机制,实现量增价降的良性循环。在降低电、水、物流成本的同时,从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和企业前期投入成本“两翼”入手打造特色低成本园区,为入园企业营造更好的生存和生长环境。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copyright dedecms

[1]吴宏涛、任日平.青岛环保产业园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经济论坛,2007(20). 本文来自织梦

[2]王玺、董颖、石磊.宜兴市环保产业的技术模式与集群模式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10(7). copyright dedecms

[3]罗茜、皮宗平.环保产业创新集群形成路径研究: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实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本文来自织梦

[4]王小平、赵娜.工业绿色转型中环保服务业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裴莹莹、薛婕、罗宏、冯慧娟、杨占红.中国环保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9(6). 本文来自织梦

[6]李坤霞.节能环保产业园的经验借鉴[J].高技术与产业化,2015(1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7]王焱、段惠元.环保产业园发展路径探索——以南京江南环保产业园为例[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6(5). 织梦好,好织梦

[8]沈鹏、傅泽强、高宝.我国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J].环境保护,2016(6).

织梦好,好织梦

[9]蒋费雯、罗小龙.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模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问题,2016(7).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