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凝心聚力抓规划打造富美新渭南
发布时间:2018-11-3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城市发展网-城市建设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改革开放40年渭南城乡规划成果展示 本文来自织梦
改革开放40年来,渭南城市规划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方针,结合实际,城市规划发展理念日趋成熟,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日臻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力日益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从解放初期只有4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建成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拥有人口68万人,具有关中地域特色的陕西东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高瞻远瞩 科学策划 精心编制城市发展宏伟蓝图 渭南城市规划经历了一个探索、发展、提升和飞跃的过程。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明确,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明显加强,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清晰显现。 从改革开放至今,渭南城市总体规划共历经5个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初具雏形,到1984年县改市,实现由农业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跨越,到1995年地改市,确定渭南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关中东部的交通要道,形成了“带状组团”的城市形态。2010版总体规划提出了将渭南建设为具有关中文化特色、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宜居化园林城市……在总体规划的引领下,中心城区“一城三区、五大组团”的格局基本形成,聚集效应进一步彰显。 2016年,为了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落实中央、省上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三地一中心”建设,渭南市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了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渭南发展目标,确定了“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华夏山河文化名城”城市性质、“一心、两带、三片、七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了交通网络组织,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大水、大绿、大空间”的美景逐步展现……新版总规精心编制出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壮阔前景和美好未来。 目前,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工作有序开展,公共服务、综合交通、停车、绿地系统等30余项专项规划先后完成,保障了各项公共事业用地供给。同时,渭南市完成了多个片区的控规编制,实现了重点区域控规全覆盖,总规发展目标逐步落实,城市布局得到进一步合理引导。 完善功能 保障民生 为市民创造美好宜居家园 渭南规划立足民生视野,坚持规划着眼于民、服务于民的理念,确保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让城市功能更完善,居民生活更便捷。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成了体育中心、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行政中心等特色鲜明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了“市级—区级—社区级”为主体的等级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人民生活幸福感指数越来越高。 加强民生保障,惠及百姓生活。截至目前,主城区建成中小学150所,设置学位数9.5万,远超规划目标;建成综合医院17所,专科医院4所及各社区卫生院、养老机构等。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91%、污水处理率90%、燃气率97%,集中供热、给排水等设施不断完善,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完善交通体系,倡导绿色出行。渭南中心城区先后修建了46条道路、打通30余条断头路,主次干道总长达388公里,高速体系逐渐完善,高铁线路穿城而过,航空通用机场落位,其发展变迁,将渭南带进一个速度和效率的时代。 依托生态文明,建设园林城市。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结合“城市双修”理念,响应党的十九大新发展理念,逐年加强南塬绿化,形成了南部生态屏障,对渭河进行了生态治理,打造了湭河公园、人和公园等10个综合公园,中心区绿地率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构建了“塬、水、城、田”相融合的绿地系统,描绘了渭南生态文明新篇章。 建章立制 开拓创新 构建科学规划管理体系 近年来,渭南规划不断充实队伍、借智借力、精细管理,提升规划水平,助推渭南高品质发展。 构建开放市场,提升规划水平。积极招引北京清华、上海同济、复旦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校设计院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20余家设计单位,高水平、高规格参与渭南规划,全面提升规划编制水平。 完善工作职能,建立制度保障。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定“周内研究、现场踏勘、专家评审、公众参与”规划审批四项制度,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把关,为城市规划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智力支持、体制保障和服务支撑,对全省其他市、区规划工作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强化专业队伍,开创人才新局面。自2012年,逐年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共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51人。至今已有7人任县、区规划局、规划分局领导职务,5人赴县、区挂职,任专业技术领导。高层次人才为规划系统注入了活力,使渭南市各县区规划管理工作走在前沿。 开展驻村规划师试点,推进镇村规划实施。深刻践行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率先在富平县推行了驻村规划师制度,聘请30余位规划师全面深入镇村指导工作,引领乡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通过在实践中科学有效的探索,渭南规划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今后渭南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秉持华山风骨,渭水襟怀的城市精神,树立民俗之城、山水渭南的城市品牌,聚合全市特色资源精髓,重塑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不断提升渭南的城市品质及区域竞争力。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