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2016年第二季度期货业监管与市场动态(二)
发布时间:2016-07-06 作者:派智库 来源:金融中国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二、 行业创新动态
摘要:1. 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倒计时。2. 弘业期货拟出资成立公募基金 期货业混业经营锋芒隐现。3. 大商所:今年推进“期货+保险”试点。4. 期货公司抢滩大资管 FOF成商品基金突破口。5. 上海金挂牌 全球首个黄金人民币基准价诞生。6. 港交所拟二季度推出一批人民币期货产品。7. 大商所:积极推动乙二醇等化工系列品种开发上市。。8. 原油期货上市最新声音:正在准备中。9. 大商所全面推进“保险+期货”试点支持工作。10. 永安期货玉米“保险+期货”创新试点项目成功获批。11. 芝商所拓展棕榈油风险管理组合产品。12. 内地期货公司青睐“金控模式”。
1. 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倒计时。《北京商报》4月8日消息,碳交易从确定试点至今已经历了五年,但至今它的热度仍未褪去,反而即将带动一股新的交易热潮。未来我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亿-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实现碳期货交易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高达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内容来自dedecms
2. 弘业期货拟出资成立公募基金 期货业混业经营锋芒隐现。《上海证券报》4月6日消息,期货公司进军公募基金再下一城。在港上市的弘业期货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运用自有资金出资4200万元人民币设立并持有弘业基金35%的股权。弘业期货也成为继南华期货以来,国内第二家拟设立公募基金的期货公司。
copyright dedecms
3. 大商所:今年推进“期货+保险”试点。《华夏时报》4月15日消息,大商所日前发布了豆粕、玉米、棕榈油、铁矿石等16个期货品种2015年市场运行情况报告(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大商所2016年将做好豆粕期权上市各项准备,推进“期货+保险”试点。
4. 期货公司抢滩大资管 FOF成商品基金突破口。《华夏时报》4月14日消息,今年以来,兼具做多与做空两个操作方向的期货投资基金(CTA Fund)收益颇丰,受到资金方青睐。与此同时,在股指期货监管趋严的市场环境下,期货公司也纷纷调整了经营思路,不少公司把目光聚焦在大资管上。对于CTA基金来说,只要市场有波动就有参与机会。特别是在近期的火热行情中,不少CTA策略私募机构抓住做多机遇,基金净值走高。
copyright dedecms
5. 上海金挂牌 全球首个黄金人民币基准价诞生。《期货日报》4月19日消息,18日,“上海金”集中定价合约挂牌交易,基准价为257.97元/克。这是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据了解,“上海金”定价业务,是指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平台上,以人民币计价、在上海交割、标准重量为1公斤且成色不低于99.99%的标准金锭为交易对象,通过多轮次“以价询量”集中交易的方式,在达到市场量价相对平衡后,最终形成“上海金”人民币基准价格。
6. 港交所拟二季度推出一批人民币期货产品。《期货日报》4月19日消息,香港交易所18日发布通告,拟于今年二季度推出一批人民币货币期货,让市场参与者有更多可对冲人民币风险的工具。该批人民币货币期货产品包括现金结算的欧元兑人民币、日元兑人民币及澳元兑人民币期货,以及以美元计价现金结算的人民币兑美元期货。据介绍,港交所推出美元计价现金结算人民币兑美元期货,是为了配合现有的实物交收美元兑人民币期货。现有的美元兑人民币期货合约于今年2月5日创下32009张的最高持仓纪录,一季度日均成交合约增至3128张,为去年同期的3倍多。
点评:推出现金结算的人民币货币期货是港交所扩大资产类别产品组合计划的一部分。人民币在世界各地的使用已日趋广泛,这批新产品有助于港交所扩展和深化旗下市场的价值定位。
7. 大商所:积极推动乙二醇等化工系列品种开发上市。《证券日报》 5月27日消息,日前,大商所副总经理王凤海表示,在当前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塑料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塑料企业管理风险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期货市场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和企业经营中发挥更大、更为积极的作用。在新品种研究开发方面,大商所正积极推动乙二醇等化工系列品种的开发上市,进一步拓宽服务实体经济范围。
点评: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中国经济持续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中国期货市场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8. 原油期货上市最新声音:正在准备中。《上海证券报》5月26日消息,原油期货何时上市一直受到市场关注,在25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传出了管理层关于原油期货的声音。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中国要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一大举措就是改革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机制,开发上市更多符合实体经济需要、市场条件具备的期货新品种,包括推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和商品期权。
点评:中国原油期货目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待中国证监会批准上市后,将在上期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由此拉开中国原油及成品油系列期货市场发展的帷幕。
9. 大商所全面推进“保险+期货”试点支持工作。《中国证券报》 6月12日消息,今年4月,大商所发布了关于2016年支持期货公司开展“场外期权”、“保险+期货”试点的通知,据了解,通知发布后,得到了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积极响应,经过严格审批,目前已有12个“保险+期货”项目获得批准。同时,“场外期权”服务产业链试点申报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点评:衍生品市场功能作用和与之结合的金融创新服务已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产品衍生品市场发展和创新服务纳入其中,表明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衍生品市场及发挥其功能作用将成为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抓手之一。
10. 永安期货玉米“保险+期货”创新试点项目成功获批。和讯网 6月16日消息,日前,大商所发布了关于2016年支持期货公司开展“场外期权”“保险+期货”试点的通知。日前,已有12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经过严格审批获得批准。其中,永安期货在吉林省6个地区开展的玉米“保险+期货/期权”创新试点项目成功获批。这12个试点项目中,有9个玉米试点项目,3个大豆试点项目,主要覆盖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玉米、大豆主产区。
11. 芝商所拓展棕榈油风险管理组合产品。《中国证券报》 6月28日消息,芝商所27日宣布,为其农产品组合推出四种新的棕榈油合约,待所有相关监管部门完成审核后,合约将于2016年7月11日开始交易。这四种新的合约包括美元计价的马来西亚毛棕榈油跨期期货(CPO)、美元计价的马来西亚棕榈液油跨期期货(OPF)、美元计价的马来西亚毛棕榈油均价期权(POO)以及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毛棕榈油-气油价差期货(POG),由此,芝商所棕榈油衍生产品的系列得到进一步扩充。这些合约将在CME Globex电子交易平台上交易,通过CME ClearPort清算。
12. 内地期货公司青睐“金控模式”。《期货日报》 6月29日消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获准在香港设立或收购分支机构的内地期货公司,目前已达18家。香港已经成为内地期货公司国际化先行的“桥头堡”。而借助这一“桥头堡”打造全牌照金控平台,已成为内地期货公司拓展境外业务的潮流。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