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2017年第一季度期货业监管与市场动态(三)
发布时间:2017-04-11 作者:派智库 来源:金融中国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三、 行业市场动态
摘要:1.渤海期货上市获批 期货公司扎堆新三板。2. 大宗商品或演绎“农强工弱”主旋律。3. 期货资管从量变到质变砥砺前行。4. 期货公司业务转型成大势所趋。5. 中金所等收购巴基斯坦证交所部分股权。6. 期货资管厚积薄发 2016年规模扩大两倍多。7. 期货公司开展豆粕期权投教。8. 多项政策利好刺激 黑色系行情卷土重来。9. 私募基金认缴规模逼近11万亿元。10. 避险需求支撑黄金持续反弹。11. 大商所设立鸡蛋指定车板交割场所。12.郑商所:发挥会员投教主体作用 促白糖期权稳起步。13. 大商所将推进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14. 期货公司携手现货平台为棉农保“价”护航。15. “避险+需求”助推白银价格回升。16. 补库需求仍存 铁矿石稳居高位。17. 美原油库存升至5.28亿桶 创历史新高。18. 大商所推出铁矿石仓单服务制度。19. 郑商所“保险+期货”落地生根。20. 大商所公布豆粕期权10家做市商名单。21. 棉花保价服务首期试点补贴发放。22.2016年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创新高。23.郑商所加快咖啡期货研发助力精准扶贫。
1. 渤海期货上市获批 期货公司扎堆新三板。《上海证券报》1月5日消息,近日,渤海期货获准挂牌新三板。目前已有8家期货公司挂牌新三板,分别为创元期货、永安期货、海航期货、天风期货、华龙期货、先融期货、大越期货和广州期货。此外,安粮期货、混沌天成期货、福能期货、集成期货这4家公司正在排队上市。
本文来自织梦
点评:通过新三板上市,期货公司不仅可以增强品牌影响力,还可拓宽融资渠道,以满足其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的发展需要。
2. 大宗商品或演绎“农强工弱”主旋律。《证券时报》1月2日消息,由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2016年,商品成为大类资产配置中最为耀眼的“明星”,而“黑色系”作为大宗商品的“领头羊”,从春节后钢材市场大涨到下半年煤焦市场“接力”,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中脱颖而出。在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加上房地产调控升级,“黑色系”品种行情仍然会有精彩表现。
3. 期货资管从量变到质变砥砺前行。《中国证券报》1月2日消息,据中基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48.92万亿元。其中,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规模8.83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17.39万亿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5.77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6.66万亿元。作为资管领域的“小学生”,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维持在千亿规模,约2679亿元。
点评:期货资管发展迄今已足足四年。经历了前三年的起步发展,期货资管虽先天不足,但邂逅2014年12月“一对多”政策放开的美好转机,业务规模一度还是强势翻倍增长。
4. 期货公司业务转型成大势所趋。《中国证券报》1月2日消息,近三年来,国内期货市场上市品种不断增多,总成交量较十年前增长数十倍。据统计,2016年前11个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38.5亿手,超过2015年全年的35.78亿手,创历史新高。不过,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传统经纪业务依赖于牌照资源、竞争同质化的弊端逐渐显现,期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客户资源的争夺白热化,传统经纪业务模式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
copyright dedecms
点评:随着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创新业务的开展,传统与创新业务的协同效应放大,传统与创新互补互融、良性互动。经纪业务增厚创新业务客户基础,创新业务为传统经纪业务转型提供可能。
5. 中金所等收购巴基斯坦证交所部分股权。《中国证券报》1月22日消息,上证所20日日前发布消息称,中金所、上证所、深证所、中巴投资有限公司、巴基斯坦哈比银行组成联合体,与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签署股权收购协议。联合体持有巴基斯坦交易所40%的股权,其中,中金所、上证所、深证所合计持股30%。
6. 期货资管厚积薄发2016年规模扩大两倍多。《证券时报》1月19日消息,日前,《2016:郑州商品交易所自律管理工作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在《报告》中表示,2016年,郑商所积极贯彻证监会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品种和工具创新,全力深化市场服务,切实履行一线监管职责,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确保市场安全平稳运行。2017年,郑商所将进一步加强市场一线监管,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切实维护市场规范运行,稳中求进,不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7. 期货公司开展豆粕期权投教。《中国证券报》1月10日消息,日前,为提升投资者对豆粕期权的理解,方便投资者利用期权市场规避风险,在大商所支持下,由东证期货携手飞思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乘风‘粕’浪,‘权’面起航,豆粕期权上市研讨会”在大连举办。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农产品行业、期货行业的100余位投资者参与。
点评:期货资管发展迄今已足足四年。经历了前三年的起步发展,期货资管虽先天不足,但邂逅2014年12月“一对多”政策放开的美好转机,业务规模一度还是强势翻倍增长。
8. 多项政策利好刺激 黑色系行情卷土重来。《中国证券报》1月11日消息,沉寂了一个多月的黑色系大宗商品,1月10日再度横扫期货市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煤炭板块涨幅0.94%,钢铁板块涨幅0.78%。同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12月CPI同比上涨2.1%,PPI同比上涨5.5%。PPI涨幅创近五年新高。
点评:本次黑色系大涨与清除“地条钢”、2017年去产能方案出台、春节补库行情等一系列政策、市场利好信息刺激有关。不过预计春节后黑色系进入市场淡季,持续上涨的趋势难以延续。
9. 私募基金认缴规模逼近11万亿元。《上海证券报》2月15日消息,进入2017年,私募行业发展速度不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15日发布的私募登记备案月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048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7523只,认缴规模10.98万亿元,实缴规模8.40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8.05万人。
点评:私募基金规模的扩大,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来自股权私募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1月私募基金实缴规模增长的5100亿元中,股权私募基金就占了4437亿元。而作为规模仅次于股权私募基金的证券私募基金,规模仅增加173亿元。
10. 避险需求支撑黄金持续反弹。《中国证券报》2月15日消息,自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陆续经历了多个“黑天鹅”事件,避险情绪愈演愈烈,黄金在去年12月15日止住下跌脚步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上攻行情。黄金目前距美联储2016年12月加息以来的低点涨幅逾10%,反弹走势似乎已经转为反转走势,2017年上半年伴随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影响,避险情绪的高涨必然不断利好黄金持续反弹。
dedecms.com
11. 大商所设立鸡蛋指定车板交割场所。《中国证券报》2月23日消息,大商所23日发布通知,设立湖北家和美食品有限公司为鸡蛋指定车板交割场所,每日最大可交割数量为50吨,升水为50元/500kg。该指定车板交割场所将于2017年3月1日启用。同日,为保证鸡蛋期货交割业务的正常进行,规范实物交割行为,有效管理车板交割场所及其有关工作人员,大商所发布实施《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指定车板交割场所管理工作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根据《办法》,指定车板交割场所是指经交易所认可,为车板交割提供交割服务的指定交割地点。《办法》对车板交割场所的设立条件、设立程序、重大事项变更、权利和义务、监督管理等几方面进行了明确。
12. 郑商所:发挥会员投教主体作用促白糖期权稳起步。《证券时报》2月23日消息,为做好白糖期权投教工作,促进白糖期权平稳推出,2月23日和24日,郑商所针对会员单位的白糖期货和期权分析师举办了第29期会员中层业务培训。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权的推出将为服务实体经济增添新工具。现阶段,会员分析师的主要工作应当是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而不是一味的拓展市场业务,应当对客户把规则讲透、风险讲够,帮助企业更好利用白糖期权,促进期权试点平稳运行。一个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市场才是稳健运行的市场,才能更好发挥功能作用,教会实体企业学会利用期权这一新工具,一方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是每个从业人员的责任。
13. 大商所将推进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期货日报》2月22日消息,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22日表示,今年,大商所将重点推进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推进建设国际重要的大宗商品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中心。李正强在此间召开的“第十届中国铁矿石会议”上说,2013年10月18日铁矿石期货上市,成交规模不断增长。去年铁矿石期货成交量达3.42亿手,占大商所期货成交总量的22%,成为大商所第二大交易品种,有力推动了交易所市场结构的完善。去年铁矿石期货在金属类品种交易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二名,促进了大商所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14. 期货公司携手现货平台为棉农保“价”护航。《中国证券报》2月21日消息,继“保险+期货”模式后,期货服务产业、助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又有了创新举措。据了解,业内十多家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公司与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合作,为新疆地区棉农提供“现货交易+保价服务”。风险管理公司通过该现货电子交易平台获得保价服务合约,并在场内期货市场建立对冲部位,为棉农规避风险;棉农作为保价合约的买方,购保行权和收益挂钩,充分掌握棉花现货交易的避险主动权。这种保价服务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解决了棉农“卖棉难、卖什么价格更难”的困惑,同时,对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管理,也由单一的国家价格补贴为主的“黄箱”管理模式逐步转向引入市场化机制运作的“绿箱”管理模式。
点评:国内以前没有一个真正能对冲棉农生产环节风险的大型期现联动的交易平台,保价项目填补了这一空白,有利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国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大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力求使国家少补贴、棉农多受益,并探索我国棉花从价格支持制度到市场损失补助制度转变的新路径,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15. “避险+需求”助推白银价格回升。《期货日报》3月1日消息,2016下半年,国际白银价格持续走低。近两个月来,以美元结算的白银价格开始触底反弹,不断振荡上行。2月28日,国际白银价格报收18.30美元/盎司,较今年1月2日15.96美元/盎司的收盘价上涨14.7%。现货方面,上海黄金交易所2月28日白银T+D价格报收4218元/千克,下跌7元/千克,跌幅0.17%,成交322.6万手,较上一交易日成交的749.6万手缩量427万手。截至1日9时,白银T+D报价4194元/千克,出现小幅下跌。白银ETF净持仓量为10428.42吨,与上五个交易日持平。27日,Ag99.99收盘4268元/千克,上涨128元/千克,涨幅3.09%。期货方面,2月28日,沪银主力1706小幅高开,收于4308元/千克,较前一交易日跌0.44%,但仍处于两个月来的高位。
点评:美国不确定政策促使市场避险情绪增加。欧洲部分国家不明朗的大选形势与可能脱欧带来的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避险资金涌入黄金白银等市场。另一方面,白银主要用于工业用途、首饰、银器及照相业等。光伏产业及太阳能行业的发展使白银的工业需求快速增加。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春节过后企业开工,白银的需求明显上升,导致期现价差不断扩大。在白银价格持续冲高的同时,需警惕后期可能会出现的回落风险。
16. 补库需求仍存 铁矿石稳居高位。《中国证券报》3月1日消息,最近,铁矿石价格在持续上涨后有所调整。目前,下游旺季来临,叠加供给侧改革深化,钢铁市场景气度回升。随着钢企开工率企稳,补库需求会对铁矿石价格产生较强支撑,预计铁矿石价格强势难改。
dedecms.com
点评:补库需求是前一阶段推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重要力量。首先,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企稳,原材料的投资性需求不断增强,助推工业品价格上涨。其次,高炉产能部分替代电炉产能使得高品位铁矿石需求有增加预期。最后,铁矿石价格从历史绝对值来看并不高,在国产矿供给不足、外矿议价能力提升的背景下,铁矿石价格重心不断上移。
17. 美原油库存升至5.28亿桶 创历史新高。《期货日报》3月8日消息,北京时间8日晚,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8日)报告称,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加820万桶,使总库存量攀升至5.284亿桶,再创历史新高。这是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第9周增加。周二(7日)美国石油协会(API)报告称,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160万桶。此前接受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期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加160万桶。但EIA数据显示,美国上周汽油库存减少660万桶,馏分油库存减少270万桶。
dedecms.com
18. 大商所推出铁矿石仓单服务制度。《中国证券报》3月14日消息,14日,大商所发布《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仓单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该办法自5月2日起正式实施。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实施后将在铁矿石各交割地设置仓单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买卖铁矿石标准仓单的途径,打消客户因交割能力较差而回避近月合约的顾虑,利于活跃铁矿石期货近月合约。目前,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衍生品市场,期货价格已成为境内企业现货贸易和境外衍生品交易的重要参考。然而,铁矿石期货与国内其他大多数期货品种一样,存在近月合约不活跃、主力合约不连续的问题,不利于现货定价参考。为进一步深化铁矿石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大商所经过反复论证,以铁矿石期货为试点,创新性推出仓单服务制度,以期改善客户在近月合约上的交割能力,为客户疏通期货与现货的对接渠道,使客户能在可预期的成本下买卖仓单。
19. 郑商所“保险+期货”落地生根。《期货日报》3月15日消息,记者从“保险+期货”试点结项评审会上获悉,2016年郑商所共确定“保险+期货”试点项目10个。截至2017年2月,华信万达期货等6个试点(5个棉花试点、1个白糖试点)顺利完成全部流程。参与“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机构代表认为,“保险+期货”打通了期货市场支农惠农的“最后一公里”,其成本优势明显,同时在棉花、白糖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补贴方式改进过程中,“保险+期货”试点为市场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而以农业订单为基础签订双向保单等,不但可以增加保险的受益主体,保障农民基本的种植利益,还可以为相关产业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
点评: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效对接了农业现代化涌现的风险管理新需求,增强了农民采用金融工具来保护自己收益的意识,对加快推进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管理市场风险将成为主流。
内容来自dedecms
20. 大商所公布豆粕期权10家做市商名单。《中国证券报》3月18日消息,3月17日,大商所正式公布豆粕期权做市商名单,10家公司成为大商所豆粕期权的做市商。这10家公司分别为浙江南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粮祈德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海通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期实业有限公司、银河德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鲁证经贸有限公司、中证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21. 棉花保价服务首期试点补贴发放。《中国证券报》3月19日消息,记者从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下称棉交中心)获悉,3月16日棉花保价服务首期试点补贴发放仪式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阿拉买提乡隆重举行,参加首期保价服务试点的36户莎车棉农领取到总额9.81万元的补贴款,其中包括10户维吾尔族棉农。
22. 2016年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创新高。《期货日报》3月17日消息,2016年北美场内衍生品交易量上升4.8%至85.9亿手,欧洲上涨8%至51.8亿手,拉美上升11.3%至16.2亿手。实际上,北美和欧洲都创下了地区交易量的纪录。相比之下,亚太地区交易量下降5.3%至91.8亿手。虽然亚太仍然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地区,但是其在全球的份额从39%下滑到了36%。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总交易量创下新高,但期货与期权交易情况却“分道扬镳”。其中,期货交易量已经是连续第15年增长,而期权交易量则降至2007年以来低。
23. 郑商所加快咖啡期货研发助力精准扶贫。《中国证券报》3月22日消息,2017年3月21日,郑州商品交易所联合云南证监局在昆明召开咖啡期货可行性座谈会,就上市咖啡期货的可行性征求意见和建议。郑商所副总经理秦全晋表示,郑商所将认真做好市场调研,联合相关机构进行课题研究,加快研发进程,设计出符合产业需求的咖啡期货合约制度,促进咖农稳定收入,助力云南扶贫攻坚工作,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