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湖南省新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11-14 作者:派智库 来源:湖南省新田县统计局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按照“抓项目、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县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copyright dedecms
一、综合经济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423861万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增加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2301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8242万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3318万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1.2:27.9:40.9。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1%、42.1%和48.8%。
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达标。全县落实省市为民办实事32项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7项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改造县乡公路26.4公里;建成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91.2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座;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16442人;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提高到168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提高到67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1520元;农村危房改造1200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84户;新增廉租住房703套;新增住房补贴299户;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新增就业390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0人;完成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完成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3340人;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达到71.01%;实现了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级新农合定点医疗及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全免;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900口;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建设农家书屋工程65家;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4所,农村公办幼儿园3所;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安装监控摄像机10台;新增行政村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19个;新建和改造行政村配电网12个;地质灾害防治1处;帮扶贫困农民13325人,贫困农民帮扶培训256人;移民实用技术与就业技能培训548人;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95人。 织梦好,好织梦
二、农业 dedecms.com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322万元,比上年增长3.8%。
种植业抗旱保收见实效。2011年全县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县上下开展生产自救,及时改制改种,尽量降低农业损失。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57万亩,比上年减少3.72%;粮食总产量160530吨,减少6.35%。油料播种面积2.25万亩,比上年增长8.3%;油料产量3618吨,增长9.54%;蔬菜面积14.2万亩,比上年增加1.29万亩;蔬菜产量177524吨,增长10.49%。 本文来自织梦
养殖业发展良好。2011年全县出栏生猪39.58万头,与上年持平;出栏牛1.44万头,增长8.27%;出栏羊3.91万只,增长8.0%;出笼家禽708.5万羽,增长8.04%;水产品总产量5554吨,减少1.21%。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共完成优质烟种植面积42015亩,同比增加4015亩,增长10.5%;收购烟叶11万担,实现税收1864万元。全县造林面积3.8万亩,同比增加1.28万亩,增长50.7%。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资金58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平方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15万亩。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2.56万千瓦,增长6.4%。农用拖拉机4729台,增长9.29%。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16442人,自来水受益村达到43.5%。
织梦好,好织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7683万元,同比增长19.9%,所占GDP比重为23.0%,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6%,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快速发展。2011年我县新入统规模工业企业7家,年末规模工业企业达43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1296万元,增长24.1%。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78%;主营业收入310804万元,增长61.08%;实现利税39752万元,增长64.12%。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99.12%,比上年提高40.5个百分点。 dedecms.com
建筑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0559万元,增长16.6%。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020万元,增长33.2%;实际利润81.6万元,减少73.6%;竣工总产值18446.7万元,增长100.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0.0%、98.6%。 copyright 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 本文来自织梦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251435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城镇完成投资227706万元,增长30.6%;农村完成投资23729万元,增长98.9%。全年施工项目164个,建成项目157个,分别增长37.8%、33.1%。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3600万元,增长59.5%,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3%,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5438万元,增长74.1%。建设资金得到保障,到位资金增长61.1%,其中自筹资金增长81.7%,自筹资金占到位资金的46.9%。
房地产市场。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3839万元,比上年增长58.0%,其中住宅建设11939万元,增长43.1%,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86.3%。房屋施工面积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8.9%;竣工面积7.2万平方米,增长122.9%。商品房销售面积7.2万平方米,销售额13336万元,分别增长122.9%、221.0%。
copyright dedecms
五、贸易、旅游和招商引资 本文来自织梦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3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8101万元,增长1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268万元,增长10.1%。分行业看,批发业25530万元,增长10.9%;零售业84321万元,增长20.1%;住宿业2882万元,增长29.7%;餐饮业2636万元,增长10.5%。从经营规模看,限额以上35269万元,增长39.9%;限额以下80100万元,增长10.3%。
copyright dedecms
旅游业取得新突破。旅游景点建设力度加大,孝文化公园完成一期工程,历史文化名村谈文溪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小源会议旧址、蒋先云故居等9个景区景点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家大院成功创建特色旅游名村,福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申报成功。全年接待县内外游客89.7万人次,增长30.1%;实现旅游总收入3.98亿元,增长29.7 %。我县被评为全市旅游发展工作先进县。
招商引资平稳增长。2011年,全县实际利用内资28亿元,增长3.3%;实际利用外资2080万美元,增长0.8%。
六、交通和邮电
dedecms.com
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0761万元,增长13.2%。公路建设迈出新步伐。衡桂高速新田连接线建设即将建成通车,S323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完成县乡公路改造26.4公里,通畅工程 91.2公里。完成渡改桥和危桥改造4 座、农村招呼站 9 个。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377公里,其中省县乡道公路里程733公里,村道公路里程644公里。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29588辆,同比增长11.0%,其中:载客汽车232辆,载货汽车2450辆,私人汽车7713辆,分别增长6.0%、7.0%、10.0%。全社会货运周转量3466万吨公里,增长15.0%;客运周转量17235万人公里,增长14.9%。 copyright dedecms
邮电通讯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37.0%;电信业务总量1656万元,增长6.8%;移动业务总量4550万元,增长5.3%;联通业务总量730万元,增长22.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万户,增长28.0%;移动电话用户12.6万户(其中:移动8.7万户、联通2.3万户、电信1.6万户),增长11.0%。互联网用户年末累计达到1万户。 内容来自dedecms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内容来自dedecms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6054万元,比上年增长37.1%。地方财政收入20167万元,增长40.7%,其中税收收入9789万元,增长27.9%,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37.6%。财政支出9989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209万元,增长27.5%;教育支出25172万元,增长1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512万元,增长15.5%;医疗卫生支出11332万元,增长40.1%;农林水事务支出13173万元,增长9.7%。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9739万元,比年初增加62616万元,增长18.0%。其中:储蓄存款313456万元,比年初增加44788万元,增长16.7%;单位存款87970万元,比年初增加13161万元,增长17.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0598万元,比年初增加14249万元,增长14.8%。其中:短期贷款53685万元,比年初减少2415万元,减少4.3%;中长期贷款余额56912万元,增加16664万元,增长41.4%。
内容来自dedecms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034.51万元,比上年减少0.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8149.10万元,减少4.4%;财产险保费收入1885.41万元,增长20.0%。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2965.92万元,比上年增长49.0%。其中:人身险业务给付支出1650.87万元,增长87.0%;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315.05万元,增长18.5%。 copyright dedecms
八、教育和科技
坚持科教兴县,教育科技齐发展。2011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7所,其中高中2所,职中2所,初级中学15所,小学及教学点93所,幼儿园76所(其中民办75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74254名,其中高中7266名,职中730名,初中12923名,小学42038名,在园(班)幼儿11297名。全系统共有教职工4078人,其中高中教师377人,职中职专教师84人,初中教师1133人,小学教师1582人,公办幼儿园教师31人。2011年全县二本以上进线361人,二本以上进线率达到25.51%,较上年提高2.64个百分点,排名全市县区第五名。全县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了100%。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免除学杂费54961人,免除金额2834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金额496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学生7595人,资助金额781万元。
2011年全年科技经费支出682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县共有农村科技推广站19个,培养科技示范户2196户,全年举办科普培训班142期,培训人员2.84万人,引进推广新优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42项(个),共申报省重点项目3项,申请专利16件。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4家。 dedecms.com
九、文化和卫生 本文来自织梦
文化产业壮大,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县有电影院1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各一所,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0%,有线电视用户达4.82万户。新建乡镇综合文化项目11个,新建农家书屋65 家。全年各种文化演艺活动 49场次,其中送戏下乡24场次,送红歌进乡镇、进社区22场次;举办了“春节文艺晚会”、“生育关怀社会募捐文艺晚会”、“重阳节暨老年人文艺汇演”、“红歌合唱赛大型晚会”;成功邀请将军后代合唱团来新田举办红歌演唱会。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4个,其中: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控中心1个。共拥有病床1041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885人,其中:执业医师213人,执业助理医师94人,注册护士348人,药剂人员57人,检验人员4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27人。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数达337156人,参合率95.2%。
本文来自织梦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全年举办和承办了首届全县农民运动会、市委办系统篮球邀请赛、篮球争霸赛等大型群众体育活动13次。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在全国城运会上,获女子跳远铜牌1枚。在全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获男子跳远、铅球、铁饼金牌各1枚。在省传统校田径锦标赛上,获得金牌3枚、银牌1枚,并打破全省纪录1项。在永州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夺得金牌24枚、奖牌47枚、团体总分296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位列全市第一。我县输送的一名女运动员在2011年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勇夺女子T45/46级800米第一名,获女子T45/46级400米第四名。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推进,新建了知市坪圩场、龙泉镇虎头岭和谈文溪村三个农民建身广场。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本文来自织梦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县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1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达3333.3万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万亩,其中“四边”造林1.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2.47%。
内容来自dedecms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8000万元。全年COD排放量减少35吨,削减率为0.9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714吨( 不含农业源),减少0.9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789吨,减少16.9%。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86.3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7.2%,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87.5%。工业污水处理率为54.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
copyright dedecms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6起,上升100%;安全生产事故死亡8人,上升166.67%。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起,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3人,比上年下降25.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2.1万人。常住人口33.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55万人,乡村人口23.46万人,全县城镇化率为28.93%。人口出生率为12.58‰,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5.47‰。全县发放农村部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48.17万元,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6.02万元,共有721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copyright dedecms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居民参保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46元,比上年增加1747元,增长13.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6530元,增长14.7%;人均消费性支出9705元,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2.23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458元,比上年增加278元,增长12.74%。其中工资性收入1039元,增长133.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4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6平方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3.6%。
copyright dedecms
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4467人,在岗职工13077人。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320元,比上年增加2865元,增长10.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374元,比上年增加3690元,增长13.3%。
dedecms.com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2011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96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5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801人,全年为176名失业人员发放了121万元失业保险金。全县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 1.97 万人、2.1 万人,分别增长 0.47 %、0.66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 1.9 万人、9.5 万人,分别增长11.8 %、1.17 %。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补偿率达到7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住院实际补偿率分别达到95.2 %、71.01%。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达76018人次,共发放保障金1414.4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达244800人次,共发放保障金1979.18万元。全县拥有敬老院9个,敬老院集体供养人数306人。 copyright dedecms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如有变动,以《新田县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2、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