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12-25 作者:派智库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计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2005年是我区顺利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商贸文化旅游区发展目标,积极实施“商旅带动、产业升级、科教强区、环境优化”的发展战略,优化整合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五”计划顺利完成。
织梦好,好织梦
一、经济发展 dedecms.com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 织梦好,好织梦
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34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经济增长速度在市属老城区(荔湾、越秀、海珠)中排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21.07亿元,比上年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0.75∶36.70∶62.55调整为1.02:35.47:63.51,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1%,拉动经济增长8.4个百分点。 dedecms.com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超出“十五”计划目标0.9个百分点。按照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优质发展第一产业的工作思路,全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05年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由0.7%上升到1.0%,微升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由45.3%下降到35.5%,下降9.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由40.3%下降到33.5%,下降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由54.0%提升到63.5%,上升9.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2%;一般预算支出20亿元,比上年增长9%。在财政收入中,国税收入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地税收入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十五”期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2%。
商贸旅游 内容来自dedecms
商品销售规模不断增大。2005年全区商品销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4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绝对量在全市十二个区、县级市中位居越秀、天河之后排第三位,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15.5%,西部商贸中心地位作用日益突出。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277家,比上年增加35家,实现商品销售额744.35亿元,占全区销售总额65.2%。“十五”期间全区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10.7%。
copyright dedecms
社会消费持续畅旺。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41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6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5%;餐饮业营业额2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十五”期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1%。
copyright dedecms
市场交易活跃。全区现货交易市场有214个,成交总额128.86亿元;其中,我区重点发展的“十场”成交总额达107.87亿元,占全部市场成交总额的83.7%。花卉、服装鞋业、水产品、茶叶等专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全国商品主要集散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商旅联动,效益增强。富有异国情调的沙面欧陆风情区、新羊城八景之一的陈家祠、道教名祠黄大仙、展现西关民居民俗风情的荔湾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独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华林玉器街、西关古玩城、白鹅潭风情酒吧街等特色专业街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吸引了各地客商,形成集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购物天地。2005年全区接待各类游客7549万人次(含步行街),商业步行街销售收入19.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主要旅游景点营业收入5779万元;星级宾馆(酒店)接待的旅游者109万人次,营业收入达7.03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建筑业
织梦好,好织梦
工业生产增势良好。2005年全地区工业总产值3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工业增加值11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76%,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较好。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1家,工业总产值301.77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94.9%。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高出全区工业生产水平1.2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贡献达68.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4.72%。“十五”期间全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7%。 dedecms.com
建筑业生产回落。2005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68亿元,比上年下降27.4%。全区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5.22亿元,比上年下降24.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4.7%;工程结算收入46.22亿元,比上年下降15.7%。 dedecms.com
农业
农业生产特色化明显。200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5.3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花卉种植成为我区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全年花卉种植总产值达4.50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83.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猪和三鸟的养殖范围逐渐缩少,2005年全区生猪出栏量1.10万只,三鸟出栏量4万只,分别比上年下降44.2%和46.1%。 copyright dedecms
对外经济贸易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2005年,全区外贸出口总值9.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55.50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全区新增外资项目42个,实际利用外资390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9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0%。
民营经济 本文来自织梦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2005年末,全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35068户,比上年增长13.0%;从业人员87573人,比上年增长9.9%;注册资金45.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4户。我区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工业、批零贸易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商务服务等传统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dedecms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受新增大型投资项目减少的影响,2005年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31.09亿元,比上年下降48.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27亿元,更新改造投资4.61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0.18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42.0%、41.9%和57.7%。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3.33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49.5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5%;房屋竣工面积26.16亿元,比上年下降61.2%。2005年全区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为21.83万平方米,商品房实际销售金额为9.10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42.5%和53.1%。 织梦好,好织梦
城市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我区积极推进地铁5、6号线、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广佛放射线、东沙大桥等重点项目以及西关大屋保护区绿化广场、龙津绿化广场、昌华涌和阶砖巷绿化广场等5个“青山绿地”工程项目的的征地拆迁工作,完成了花地大道中、十三行路、西华路、十甫路等9条道路的路面和设施改造,全区新增、改造道路面积15万平方米,清疏排水管道71万米。2005年末,全区道路总面积达773万平方米。 dedecms.com
城市绿化 织梦好,好织梦
青山绿水工程成效显著。2005年,建成了增埗公园(一期)、大坦沙环岛绿化带(一期)、珠江边绿化景观休闲带等18个青山绿地工程,积极推进下市涌、五眼涌、龙溪中路、大冲口等7个涌截污工程项目的拆迁工作及驷马涌的改造绿化工程。2005年全区绿地面积813.2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25.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29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面积9876.0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86%。全年共拆除违法建设面积8.3万平方米,拆违复绿面积达1.45万平方米。
本文来自织梦
危房改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危房改造进展较快。2005年全区共改造2003、2004年在册危房1663幢,改造面积20.74万平方米,受益居民5310户共19640人,完成总任务量的36.62%,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环境保护 织梦好,好织梦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噪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05年,全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值57.5分贝,交通噪声年平均值68.3分贝,全年大气总悬浮颗粒年平均浓度0.179毫克/立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环境功能区指标要求。2005年,全区共创建区级绿色社区13个,绿色学校11间。其中,沙面小学和十二中学2间学校荣获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金花街桃源社区荣获首批国家级绿色社区。
三、社会各项事业 内容来自dedecms
科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科技工作卓有成效。2005年,区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3868万元,全区有33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立项支持,获无偿拨款2600多万元。荔湾区获“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广州数控、恒山股份和吉必时科技等3家公司荣获2005年中国民营科技促进创新奖。“直接焊接漆包线微点电焊机”项目荣获第16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恒山股份、广州数控、立白企业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广州市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其中恒山股份、广州数控同时获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在全市首先实现了当年建站、博士后当年入站。2005年末,全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7个,逐步形成以数控技术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LED二极管光源为主的照明业、以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为主的医药医疗制品业、以食品调料研发生产为主的生物工程业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本文来自织梦
教育
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十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资金9.63亿元用于改造特困学校、建设示范高中和学校的布局调整,调整撤并中小学57所,全面完成了教育综合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教育强区的创建工作。2005年,全区学校新增用地面积18.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从全国引进教师70名,其中50名为高级教师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进一步充实了教师队伍。2005年末,全区有省一级中小学22所,市一级中小学15所,省、市一级学校占全区中小学31.6%。2005年,全区各类学校117所,在校学生108641人,专任教师6055人,初中升学率97.2%,高考录取率达95.3%。
文化
文化事业繁荣健康发展。2005年,全区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22项,参演人数6千多人,参与活动群众近20万人次;粤曲《笙歌缭绕荔枝湾》获2005年全国曲艺比赛精品奖,《应该学》获市相声、小品大赛三等奖;舞蹈《荔枝红了》,获省首届岭南舞蹈大赛铜奖。2005年末,全区达省一级标准以上的街道文化站15个,成功创建省文化先进区。区图书馆全年共接待读者30万人次,外借图书32万册次,办理借书证5千多个,推出新书4万多册,开展图书宣传活动30次,图书进社区、流动服务25次。一年来,我区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全年开展各类检查整治行动252次,出动人员2500多人(次),收缴各类非法书刊22万册、非法音像制品55万张(盒),查处违规经营单位220个,取缔无证网吧、游戏机室20家。
卫生
本文来自织梦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我区先后完成了逢源、多宝、石围塘等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场地改造工程,进一步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鹤洞、西村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广州市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做好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为重点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57个,实有医疗病床403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391人,其中执业医师1957人,执业助理医师191人,注册护士2018人。 dedecms.com
体育 织梦好,好织梦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成功举办了“荔湾区2005年度全民健身活动启动仪式暨千人毽球表演赛”、“WTA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广州市‘体育进社区’荔湾区域羽毛球赛”等多个群众体育和竞技赛事。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我区籍运动员取得了6金、2银、4铜的历史最好成绩。我区连续七次获得全国“游泳之乡”称号。2005年,我区体育人口达到47.7万人,比去年增加5万人;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9%,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国民体质合格率达83%。
社区建设与社会福利
copyright dedecms
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我区不断推进社区硬件达标建设,全区193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达标的有156个,达标率为80.8%。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成“星光老年之家”151家,启动“四个一”爱老活动,积极发挥“96909”服务热线网络作用。2005年,逢源街耀华社区被评为“广东省红旗示范社区”,金花街桃源社区被评为“广东省示范社区”,站前、金花街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街道。2005年,全区低保救济户3968户共8978人,全年发放救济金2179万元,发放《广州市低收入困难家庭证》6000多本,为低收入困难家庭减免公房租金、卫生清洁费、治安联防费等消费性收费200多万元。全年共支出基本医疗救助金132万元,审批重大疾病医疗资助550人次,资助金额400多万元。2005年,区慈善会设立了2个慈善超市,共收到200多个单位及个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50多万元,为低保困难家庭发放物品折合人民币近70万元,受助家庭近4000户。 本文来自织梦
四、人口与人民生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口 本文来自织梦
2005年末,全区常住户籍人口70.46万人,比上年下降0.14%。出生率6.93‰,人口自然增长率-0.83‰,计划生育率98.64%,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计划和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各项工作指标任务。
内容来自dedecms
就业与社会保障 dedecms.com
2005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7.94万人,比上年下降9.6%;全区登记在册失业人员4.33万人,其中“4050”下岗失业人员1.26万人。不断完善区、街、居委会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2005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安置率达76.7%,其中“405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69.5%;“零就业家庭”实现1人以上就业率100%,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指标任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5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10.8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9.75万人,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5.71万人。
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全区城镇职工(不含私营、个体,下同)工资总额48.45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33700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6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4649元。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品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至2005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汽车4辆、影碟机83台、彩色电视机155台、组合音响64台、移动电话216台、普通电话102台、家用电脑87台。 dedecms.com
注: 织梦好,好织梦
1、本公报的统计数据为快报数。
2、本公报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本文来自织梦
3、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历史数据根据经济普查结果作了相应调整。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