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11-19 作者:派智库 来源:连云区人民政府 浏览:【字体:

  2011年,连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的总体工作要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生态连云”的奋斗目标,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各类发展要素叠加汇聚的重大机遇,以承担的15项市重大事项和区“136”重点工程为主抓手,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dedecms.com

  2011年,连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的总体工作要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生态连云”的奋斗目标,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深入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各类发展要素叠加汇聚的重大机遇,以承担的15项市重大事项和区“136”重点工程为主抓手,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内容来自dedecms

  一、综合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保持快速发展。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41亿元,增长17.5%,增幅居全市第一,创近年来最好水平。gdp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产对gdp拉动较大,一产、三产占比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亿元,同比增长0.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1.54亿元,增长21.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3.2亿元,增长16.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全区经济结构由2010年7.9:43.4:48.7调整为5.4:46.1:48.5,占比一产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5个百分点,二产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三产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2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区政府机构改革评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成立海州湾街道办事处,优选村居书记主任专项事业管理,提高社区干部工资标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海发集团,获批成为苏北首家特殊类贷款公司,13亿元企业债券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成立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引进长城证券,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本文来自织梦

  二、农业

dedecms.com

  特色农业培育壮大。2011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99亿元,较上年增长0.2%,其中渔业产值6.12亿元,增长0.2%;农林牧产值0.84亿元,增长0.2%。全区水产品产量55105万吨,增长15.5%。年末,全区实有耕地面积381.2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18.3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2.3公顷;棉花播种面积4.7公顷;油料、蔬菜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71.4公顷。粮食总产量3019吨。

织梦好,好织梦

  积极发展特色渔业,以紫菜为龙头的海水养殖达11万亩,紫菜年产量7亿张,享誉全国紫菜第一区。国家海洋经济试点调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竹岛成功申报为全国首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家,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新建防火通道10公里,完成封山育林5万亩,实施幼林抚育9000亩,加强病虫害防治,森林覆盖率达37.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工业和建筑业

内容来自dedecms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加快连云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形成园区路网30公里、管网20公里,污水处理厂、消防站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绿化美化亮化有效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载体更加坚实。主攻重大产业项目,新开工欧亚气体、中联水泥等过亿元项目10个,新竣工投产赛孚燃油、东堡专用车等过亿元项目10个,园区落地项目达到10个,总投资28亿元,盐化、金属材料、现代物流三大产业加速集聚。加快规模企业培育,全年新增规模企业6个,东茂矿业、中彩科技产值分别突破20亿元、10亿元,全区规模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均超百亿元,创历史新高。连云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由71位跃升到54位。

dedecms.com

  工业生产高位增长。全区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3.91亿元,较上年增长29.8%。实现全部工业现价产值137.69亿元,较上年增长58.4%。其中规模工业现价产值101.73亿元,增长91.2%。在规模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工业产值为72.5亿元,较上年增长12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产值为25.07亿元,增长40.2%;私营企业工业产值62.95亿元,增长171.3%。工业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1.21亿元,较上年增长101.2%;利税总额5.51亿元,增长122.8%;利润总额4.44亿元,增长111.4%;全区47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了赢利。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9.5%,较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用电量达12139万千瓦时,较上年增长43.5%。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16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27.91亿元(不含国外施工产值),比上年增长35.8%。竣工产值1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48.12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7.8%,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达65.52万平方米;期末从业人员达12171人。

织梦好,好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织梦好,好织梦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9.83亿元,较上年增长19.9%。二产和三产投资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明显,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6.03亿元,较上年增长64.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04亿元,下降3.7%,占全区总投资的53.1%。房地产开发市场平稳运行。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20.52亿元,较上年增长37.3%;施工房屋面积241.58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1.2%;其中住宅面积178.14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5.7%;竣工房屋面积完成39.1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18.9%。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32亿元,较上年增长7.8%。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城市建设

内容来自dedecms

  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加快连云新城建设,完善商务功能配套,完成软基处理800亩,法院业务楼、检察院技侦楼交付使用,西墅闸主体完工,海湾路等5条道路建成通车,海湾路景观桥、海滨大道东段工程开工建设,铺设水电管网10公里,完成胜利湖南湖亮化、湖滨西路绿化工程,海州湾花园、保利海上五月花等一批高端房地产项目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建成山海景观轴部分步道与景观平台,完成翔龙湾地块征收1.3万平方米,金港湾大厦、金海大厦逐步交付使用,东方顺福大厦、帝豪阳光国际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城形象明显提升。

copyright dedecms

  老城功能加快完善。实施海棠路、大港路等重要节点景观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启动海棠路以西雨污水整治工程,院前大沟清污疏浚全面完成,疏浚区乡村三级河道1.1公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水榭花都、映象西班牙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面积6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9万平方米。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新建成小区物管组建率达100%。加快推进板桥新城规划建设,张艞村征收搬迁工作基本完成。

dedecms.com

  城市管理加快提升。以深入开展“四城同创”活动为契机,加强数字化城管建设,区便民服务二级平台与市便民服务一级平台顺利对接,并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有机整合。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完成区垃圾处理服务中心主体工程,投入420万元新购一批环卫设施。加强城管综合执法,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扎实开展涧沟治理、户外广告、马路市场、散货堆放运输等专项整治活动,全年拆除违建7100余平方米,市容市貌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推进城区美化亮化工程,刷新亮化金港湾、阳光国际等楼体1.4万平方米。强化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明显提高。

本文来自织梦

  六、服务业、国内贸易与旅游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三产业集聚发展。筹建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推进云台山景区保护性开发,法起寺福寿宝殿、二桅尖悬空栈道、悬索桥等工程主体完工。加快连岛景区建设,完成西大堤路面维修,完善配套设施和游乐项目,成功举办2011连云港之夏,全年接待游客484万人次,增长19.5%。商贸流通业发展提速,金福德、沃尔玛、深禧嘉瑞宝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快速推进,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达到148.1亿元、9.5亿元。物流产业发展加快,宝旺钢材主体竣工,宏昌物流、万邦物流加快推进,仓储物流、船代货代蓬勃兴起。楼宇经济总量提升,阳光国际、金海大厦等近30栋商务办公楼,入驻企业达500余家。全区实现三产增加值33.2亿元,增长16.4%。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3.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全区共新设企业408户,新增注册资本26.8亿元;新设个体工商户914户,资金总额0.57亿。办理东辛农场个体迁移登记1100户。目前,全区累计注册企业3589户,注册资本320.4亿元;个体工商户累计7210户,资金总额3.04亿。新发展经纪执业人员162人,撮合成交额12.5亿元,其中农副产品10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七、对外经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强化择商选资,围绕盐化、金属材料、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举办浙江嘉兴等投资说明会,新招引利海化工、鸿全包装等过亿元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84.5亿元。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突破,积极参加港澳现代服务业招商会、深圳文化(旅游)投资说明会,深入推进新界总商会招商合作,成功招引深禧嘉瑞宝、东方世贸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530万美元,同比增长6.7%;引进内联资金53.5亿元,同比增长21.5%。 本文来自织梦

  八、财政

copyright dedecms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33.2亿元,较上年增长36.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85亿元,增长26.6%;地方财政收入29.36亿元,增长37.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29.1%。在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达12.6亿元,增长17.8%;第一大税种营业税收入4.77亿元,增长16.6%。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全年财政支出26.4亿元,较上年增长41.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36亿元,增长31%;基金支出18.05亿元,增长47.1%。在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863万元,增长26.4%;教育支出23230万元,增长38.4%;科学技术支出1260万元,降低46.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21万元,增长1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50万元,增长19.5%;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支出分别为2042万元和2021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718万元,增长21%;农林水事务支出6814万元,增长89.9%;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2669万元,降低3.7%;其他支出10182万元,降低19.7%。

织梦好,好织梦

  九、社会事业

织梦好,好织梦

  科技事业得到加强。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奖励重点纳税大户420万元,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市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家,专利授权量234件,21个市级以上科技项目通过验收。引进博士5名,企业领军型、科技经营人才107名,高等院校毕业生77名。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省知识产权试点区考核验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累计投入1.7亿元建成使用连云港高级中学、幼教中心映象分园,完成大港职教中心二期主体等工程,新建改建校舍2.6万平方米。中考综合质量评估连续九年全市各县区领先,连云港高级中学、海滨中学分别完成省四星级、三星级高中创建,大港中等专业学校通过省四星级评估验收,学前教育省优质园率全市第一。成功举办墟沟小学百年校庆,精彩展示连云教育深厚底蕴。全区共有中、小学和幼儿园46所,其中普通中学6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21所、幼儿园18所。在校学生数21321人(含幼儿园),其中中小学生数17163人(含职业学校3086人)。小学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均为100%。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全区各类学校占地面积48.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73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3.12万平方米,计算机2136台,纸质图书藏量51万册,电子图书藏量200万册。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区实有教师1616人,其中大学专科学历以上教师1415人,占全部教师的比重为88%;中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达1182人。 dedecms.com

  成人教育成果突出。全区拥有职工学校1所、社区教育中心校7所,民办教育18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稳步发展,今年参加报名考试人数2581人,其中接纳新生报名405人。到年底,全区累计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的人数已达30人。

dedecms.com

  文体设施投入加大。区乡村三级文化设施体系不断完善,科教文化创业中心有序推进,新建改建乡街、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0个,“颂歌献给党”红歌演唱会等群众文体活动、海滨特色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国帆船比赛、华东六省一市游泳比赛等重要赛事成功举办,荣获省级文化先进区、省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区。 本文来自织梦

  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改建区公共卫生中心、建成省级示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卫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建设达到省级规范标准。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成功创建“十一五”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全区拥有乡级以上卫生机构17个(不含省、市直属机构),其中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合管办1个,基本药物管理中心1个,妇幼保健所1个,乡(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个,卫生技术人员121人;乡(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所)全年诊疗17.4万人次。

本文来自织梦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织梦好,好织梦

  区域人口规模继续扩大。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开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的加快,全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末,全区(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户籍人口251158人,同口径较上年末净增2803人,增长1.13%。不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全区户籍人口131669人,同口径较上年末净增174人,增长0.13%。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8.7%,女性晚婚率73%,节育率达90.4%;全年户籍人口(不含市开发区、徐圩新区)出生率11.11‰,死亡率2.75‰,自然增长率为8.36‰。

dedecms.com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全区城镇住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2996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12150元,增长13%。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实施“千人创业、千人培训、千人就业”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802人。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7029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82名,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08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2835人,创业培训529人,全年失业保险基金征缴额633万元,全年新增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540人;累计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累计达1557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96%以上,新农保、新农合和基础养老金发放覆盖率均达100%。广泛开展扶贫济困和社会救助活动,发放各类救济救助金572.65万元(城市低保发放363.85万元;农村低保发放46.04万元;城市医疗救助发放12.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0.95万元;自然灾害救助42万元;农村五保供养2.58万元;社会救助其他36.44万元;儿童福利2.41万元;老人福利65.58万元)。区社会福利院暨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竣工。全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30人,较上年减少52人,全年农村低保金共计发放389115元,较上年减少了13218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47人,较上年减少640人,月保障标准为260元。坚持稳定物价和扩大内需相结合,加快建设桃林、西墅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积极实施菜篮子工程,超额完成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任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注: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