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以新一轮改革开放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以新一轮改革开放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9-01-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字体:

以新一轮改革开放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2019.1.1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摘要]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呈现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化危为机、转危为安,要保持定力,以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新动能加快形成。从国际看,一方面,与过去相比,增长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得益于多数国家的共同努力,国际经济也呈现出一些积极信号或变化。从国内看,总体上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激发和培育新动能的挑战也在增加。 织梦好,好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呈现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化危为机、转危为安,要保持定力,以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新动能加快形成。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呈现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国际看,一方面,与过去相比,增长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得益于多数国家的共同努力,国际经济也呈现出一些积极信号或变化。从国内看,总体上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激发和培育新动能的挑战也在增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为此,要保持定力,以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新动能加快形成。要在新发展条件下,构建一套新的体制机制来补齐效率短板。今后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四个方面: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是要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发挥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加大创新力度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和有效应对未来各种外部挑战的根基。当前,我国还有不少关键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卡脖子"问题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更加凸显。我们要更大力度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要坚持走开放创新的发展道路,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让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要从根本上弥补创新短板、激发创新活力,既要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更需要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中,优化创新投入机制,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是重中之重。政府要多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加大投入,市场导向的技术研究要多让企业牵头,以企业为主体。同时,要构建鼓励创新、审慎包容的市场监管体制,破除制约新技术、新业态成长的各种制度和政策障碍。企业家是改革开放的先锋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深化产权保护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dedecms.com

  
  二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培育新动能,现阶段要把创新重点放在对既有产业和产品的升级上,创新的主战场要放在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上。我们必须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深度参与甚至在某些领域引领新技术革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质量提升、效率提高、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互动和深度参与全球化,都将是形成我国增长新动能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系列新动能,离不开相适宜的市场体系和有效的产业政策。我们要加快监管方式转变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要素市场改革提高资源流动性与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确保产业政策能够强化市场竞争,夯实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要加快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更有效地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减少金融对实体经济利润的挤占,化解债务风险,扭转"脱实向虚"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三是坚定不移地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合作新机制。尽管当前国际经贸及投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但进一步扩大开放,丰富开放内涵、提升开放层次,始终是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深度融合世界经济的长期方向。在新一轮开放中,我们要正视逆全球化现象频发、区域经济一体化遇阻、大国间博弈加剧等不利因素。还要认识到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竞争新优势还在培育之中。要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加快释放增长新动能,必须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新机制,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共建"一带一路"推向深入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重大改革。进一步放宽外资在服务业、制造业准入限制,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织梦好,好织梦


  
  四是着力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为培育新动能构筑坚实的人才支撑。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向技术前沿迈进,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以及创新创业的需求迅速增长,要求有更多的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14.240,-0.14,-0.97%)等新技术应用和创新加速,使知识结构更新节奏加快,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明显提高,要求劳动者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力资本规模有了大幅提升,但人力资本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因此,实现人力资本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是我国新时期人力资本发展的重点任务。

(新浪财经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