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2016年第二季度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上)
发布时间:2016-09-30 作者:派智库 来源:金融中国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一、全球经济运行形势
2016年二季度,全球经济增长疲软,贸易与投资需求不振,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美联储暂缓加息,英国脱欧公投不确定性困扰全球投资者。但随着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沟通更为明晰,金融风险有所下降,市场情绪趋于稳定,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初步预估,二季度全球 GDP 环比年化增长率约为 2.7%,比上个季度回升 0.5 个百分点;同比增长率 2.4%,与上个季度持平(图 1)。但是,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依然疲弱,近期围绕英国脱欧公投事件和美联储加息预期,避险情绪上升。展望三季度全球经济疲软态势将会延续,金融市场波动幅度可能会加大。国际合作是促进全球经济球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力量,G20峰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有望就相关议题取得新突破。
织梦好,好织梦
图1:全球经济增长态势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来源: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因私人库存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政府支出大幅下滑,抵消了个人消费开支和出口增长对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大幅低于预期。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2%,远低于2.5%的预期,高于一季度0.8%的增幅。非制造业PMI较上一季度有所提升,4月份升至55.7,5月份下滑至52.9,6月份又升至56.5,而上一季度末为54.5。这一数值也是2015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路透社认为,虽然美国6月ISM物价和库存指数有所下滑,但受益于新订单、就业等方面的良好表现,美国6月ISM非制造业PMI表现好于预期,表明美国非制造业行业虽然整体增速较为平缓,但仍在继续增长且速度也有所加快,同时也进一步佐证美国经济将继续向好。制造业延续一季度扩张的态势,4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PMI指数为50.8,5月升至51.3,6月升至53.2并创2015年2月来最高水平。二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比较稳定,4月份为1.1%,5、6月份为1%,而上一季度末为0.9%。就业数据持续改善,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数强劲增加28.7万人,远超市场预期,创下去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升幅。其6月失业率为4.9%,接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佳状态。
图1:美国GDP、PMI变动(%)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图2:美国失业率、CPI变动(%)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内容来自dedecms
美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表现不佳,很大的原因是私人库存投资大幅下滑以及地方政府支出减少。据统计,第二季度私人库存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按年率计算大幅下降了9.7%,拖累当季经济增长1.68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支出同样明显大幅下滑,也拖累第二季度经济增长0.14个百分点。当然,美国经济阴云密布之下也有亮点,个人消费和就业数据表现就很抢眼,其中个人消费对当季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2.83个百分点。虽然二季度经济表现不佳,但多数经济专家对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并不十分悲观,高盛集团预测美国经济下半年将增长2%,有望继续带动就业市场改善。巴克莱银行美国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加彭则认为,美国经济目前状况不好不坏,未来将呈温和增长态势。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约翰•威廉表示,由于就业状态和通货膨胀形势良好,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下半年美联储有可能会加息,但考虑到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乏力,美联储9月加息变得不太可能。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2016年第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修正后增长0.3%,较第一季度下降了0.3个百分。二季度欧元区综合PMI延续今年以来的弱势,4—6月份综合PMI分别为53、53.1、53.1。二季度欧元区通缩压力逐步缓解,欧元区6月份年化通胀率为0.1%,在此前数月连续陷入通缩之后首次重回正值。6月份年化通胀率步入正值,使欧洲央行提升通胀的压力有所缓解,但离其设定的接近2%的通胀目标仍很遥远,欧央行预计,2016—2018年,欧元区通胀率将分别为0.1%、1.3%和1.6%。二季度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失业率继续创新低,截至季末失业率为10.1%,较上一季度末降低0.1个百分点。
图3:欧元区GDP、综合MPI变动(%)
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dedecms.com
图4:欧元区HICP、失业率变动(%)
数据来源: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本文来自织梦
欧元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基本符合预期,但较之前季度放缓,因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经济增长二季度令人失望,GDP增速从第一季度的环比增长0.7%降至第二季度的“零”,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西班牙也有所放缓,第二季度环比增长0.7%,低于第一季度的0.8%。这凸显了欧洲央行有必要评估英国脱欧对该区经济造成的影响。然而在英国公投决定脱欧之前,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就已脆弱不堪,公投可能令英国经济陷入衰退,并损害欧元区经济产出。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在6月23日英国公投后,局势并不明朗,但他称,如果未来几个月脱欧对经济增速构成损害,或通胀难以回升至目标水平,那么欧洲央行将准备采取行动。经济学家也指出,对欧元区未来增长最具杀伤力的是英国“脱欧”,因为它把欧盟和英国关系拖入了“不确定性”,将直接对贸易和信心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欧洲银行业危机、西班牙和葡萄牙赤字超标,也将为欧元区下半年增长蒙上阴影。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7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初值为0.6%,高于前一季度的0.4%。英国国家统计局称,没有迹象显示6月23日公投投票前英国经济受到大的冲击,英国国家统计局的首席经济学家Joe Grice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的调查期限涵盖公投前以及公投后很短时间,结果显示没有出现不确定性严重影响投资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迹象”。由于英国经济可能因该国公投决定脱欧而大幅放缓,甚至可能陷入衰退,第二季度增幅可能是未来几个季度最高值。CPI在一季度基础上先降后升,4-5月份CPI均为0.3%,6月份CPI升至0.5%,与一季度末持平。失业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4月份失业率为2.1%,5-6月份失业率为2.2%,较一季度末上升了0.1个百分点。
图5:英国GDP、失业率和CPI(%) 本文来自织梦
数据来源: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织梦好,好织梦
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表示,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显示了英国经济基础强劲。不过,现在谈英国经济对脱欧公投结果作何反应还为时尚早。英国经济分析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斯科特·鲍曼表示,虽然数据显示英国经济表现良好,但第二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4月,而5月和6月的经济表现不佳,这也预示着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基础疲弱,第三季度经济还将受到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英国下半年经济增长很可能陷入停滞。对于目前的英国经济而言,脱欧风险无疑成为最大隐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拉加德表示,英国脱欧对英国经济将会是一个“糟糕到极点”的选择,该组织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英国选择离开欧盟,对于英国经济前景的影响将会是负面且巨大的,极端情况下,到2019年英国的经济增速相对于留在欧盟而言,可能会放缓1.5%-5.5%。
日本内阁府8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率上升0.2%,低于预估值的增长0.7%,数据还显示,日本第二季海外需求拖累GDP 0.3个百分点,内需对GDP的贡献为0.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0%的民间消费二季度较上季度上升0.2%,符合预估。二季度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继续下滑,6月制造业PMI初值下降至47.8,这一数值也是近年来的较低水平,二季度制造业PMI主要受生产和新订单明显下滑以及国际需求大幅下降影响,此外4月日本南部制造业重镇熊本县发生的地震也对制造业PMI产生负面影响。6月份服务业PMI未能延续之前一个月反弹,由5月的50.4回落至49.4,再度失守50盛衰分岭线,暗示日本第二季服务业活动下降。二季度核心CPI继续下滑,6月核心CPI为-0.4%,较上一季度末下降0.1个百分点。失业率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4、5月份失业率为3.2%,6月份失业率为3.1%,较上一季度末下降0.1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图6:日本GDP、PMI变动
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图7:日本失业率、核心CPI变动(%)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数据来源: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继一季度强劲增长后,受出口和资本支出疲软拖累,日本经济增长在4-6月减速至接近停滞,这凸显出经济复苏的脆弱。整体看日本经济似乎陷入了停滞,薪酬增幅甚微导致消费者支出疲弱,海外经济体存在的不确定性抑制了企业资本支出。随着首相安倍晋三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刺激计划带来的初步提振作用的消退,决策者在摆脱延续了20年的通缩方面也将面临巨大挑战。日本政府已经宣布了大规模刺激措施,所以下一个问题是,日本央行在全面评估政策后将会如何做出回应,如果日本央行不采取进一步的货币政策支持,今年下半年经济仍有下行风险。
本文来自织梦
(五)其他发达国家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9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3.3%,创下了四年来的最快年增长速度。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最终需求环比增长0.6%,进口强劲增长,出口增速放缓,总投资持平。统计结果表明家庭支出与公共消费是二季度GDP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长和澳大利亚贸易条件的改善也是二季度GDP增长的主要动力。
dedecms.com
加拿大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第二季度GDP年率降幅高于预期,创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大跌幅。具体数据显示,加拿大第二季度GDP年率下降1.6%,降幅高于预期1.5%;第二季度GDP季率下降0.4%,前值为上升0.6%。加拿大统计局分析称,阿尔伯塔的森林大火以及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拖累了二季度经济。第一季度的商品及服务出口增加了1.9%,但第二季度下降了4.5%,其中商品出口下降了5.5%,服务出口仅增加了0.6%。由于阿尔伯塔大火,原本已经因为能源价格下降而遭受打击的能源产业更遭重创,迫使阿尔伯塔省多处油砂处理暂停工作,第二季度中能源出口下降了7.5%,其中原油和沥青出口下降了9.6%,精炼石油下降了19.6%。此外,汽车及零件出口也下降了5.8%,私家车及轻型卡车出口量都有所下降。但分析称6月GDP月率好于预期,上升了0.6%,矿产、石油、天然气以及制造业活动有所提升,表明第二季度经济虽出现萎缩,但随着阿尔伯塔省北部受山火影响的能源生产逐渐恢复,第二季度末已出现走强的信号,未来的第三季度经济预期将有所回升,加拿大央行预期第三季度GDP将增加3.5%。
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贸工部)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新加坡经济同比增长2.2%,略高于一季度2.1%的增速。按季节调整后环比折年率计算,新加坡二季度经济增长0.8%,高于前一季度0.2%的增速。数据还显示,占新加坡经济比重约五分之一的制造业二季度同比增长0.8%,扭转了此前几个季度的下降势头。贸工部表示,制造业二季度的增长得益于生物制药和电子业的支撑。数据还显示,受私人建筑领域活动减少影响,建筑业二季度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2.7%,低于一季度4.5%的增速;服务业二季度同比增长1.7%,与一季度增速持平。
据韩国政府最新统计,二季度韩国GDP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3.2%,环比增幅比一季度0.5%的水平略高。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二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外贸依然疲软,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韩国政府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的效果。此外,考虑到韩国外贸形势短期难有起色,下半年经济增速恐将有所放缓。韩国央行已将今年GDP增长预期调低0.1个百分点至2.7%,并有可能进一步降息。同时,韩国企业将面临在外贸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妥善处理企业债务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
图8: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GDP增长率变动(%)
织梦好,好织梦
数据来源:各国统计局,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俄罗斯经济部7月28日称,预计俄罗斯第二季度GDP萎缩速度放缓至0.6%,降幅较一季度的1.2%收窄0.6个百分点(一季度GDP同比下降1.2%)。俄罗斯经济部称,工业产出,交通,农业部门在二季度支持GDP增长,而建筑业和零售业拖累了二季度经济,因缺乏食品和药品,俄罗斯消费者信心依旧低迷。数据还显示,俄罗斯上半年出口同比下滑30%至1280亿美元;进口同比下滑9.5%至836亿美元。俄罗斯6个月贸易顺差同比下滑51%,达441亿美元。世界银行今年1月份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6年俄罗斯经济将继续萎缩0.7%,2017年经济开始增长,增幅为1.3%。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梅德韦杰夫已签署了《2016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行动计划》,即“反危机计划”,他认为,俄罗斯经济形势复杂但可控,目前已显现出更强的稳定性。
织梦好,好织梦
今年巴西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6%,同比萎缩3.8%,这是巴西经济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衰退。世界银行认为,2016年巴西政府仍面临着高通胀和财政赤字较大的压力,预计巴西中央银行将会加息,政府将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并实施税收改革以增加财政收入。对于2017年巴西的经济,世界银行持乐观态度,世界银行认为,巴西2017年经济将“止跌回升”,有望恢复增长1.4%,不过仍低于此前预期的增长2%,并预测2018年巴西经济将会继续增长1.5%。
印度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印度二季度GDP增长7.1%,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7.6%,创2014年6月来最低水平,而今年一季度印度GDP增长曾达到惊人的7.9%。分析指出,目前印度经济依然主要靠国家投资拉动,私人投资和消费依旧疲软。二季度采掘业及农业成为了拖累增速的主要原因,同时印度面临持续放缓的国内和国外需求,截止到今年六月份,印度出口已连续第十八个月同比萎缩。经济增速的急剧下滑令实现政府年初定下8%的目标难度加大。不过农业增长、薪资增长及税务改革有望推动印度经济在三季度企稳反弹。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二季度GDP总值为179927亿元,二季度GDP增速为6.7%。 2016年上半年GDP总值为340637亿元,上半年GDP增速为6.7%,中国上半年GDP同期增长速度与二季度GDP同期增长速度持平。从三次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7亿元,同比增长3.1%,占经济总量的6.5%;第二产业增加值134250亿元,增长6.1%,占经济总量的39.4%;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90亿元,增长7.5%,占经济总量的54.1%,比第二产业高出1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去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去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持续推进。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9.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2.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5%。第三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是稳定经济增速的重要动能。
图9: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GDP增长率变动(%)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来源:各国统计局,国研网金融部整理
201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物价指数相对平稳。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美联储暂缓加息;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俄罗斯、巴西等国仍深陷衰退。展望第三季度,全球经济仍将维持温和复苏,预计 GDP 环比增长折年率将维持在 2.6%左右,继续低于全球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受到美元升值、就业市场不振和劳动生产率下滑的影响,复苏力度有所放缓;欧洲经济在宽松政策的支持下,内需继续保持稳健,复苏的范围不断扩展,但英国经济增长将下滑;日本经济复苏虽有所增强,但日元升值、通缩压力和消费税上调推迟等因素仍将抑制其复苏力度和可持续性。在新兴经济体中,随着一些国家刺激经济的力度有所加大、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和巴西等国政局动荡局面得到控制,经济复苏力度趋于回升,但总体上仍较为疲软。
未来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依然很高,主要有:(1)美联储 2016 年下半年仍然有加息的可能性,并将面临日益增多的干扰因素;美国大选结果可能对美国政策走向带来很大的变化。这将影响全球投资者信心,成为金融市场波动的一个源头。(2)英国脱欧将引发新的国际政治风险,在中长期内导致欧洲民粹主义活跃,欧洲一体化进程倒退;欧元区失业率依然高企,难民危机仍在威胁欧洲的团结与稳定,对欧洲经济产生新的冲击。(3)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的势头仍未逆转,债务比例特别是非金融公司部门的债务还在不断攀升,爆发危机的风险仍未消除,可能成为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诱因。
要突破全球经济增长长期低迷的陷阱,强化全球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主要应着眼于以下举措:一是着力协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应更加关注外溢影响和提高透明度、可预期性,给投资者注入更为稳定的预期,特别是减少货币政策分化对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负面冲击。二是协力加强国际监督和财政支持,推动各国结构性改革,发挥财政政策刺激的空间,进一步扭转全球经济增长潜在水平下滑的态势;支持开放的全球体系和多边贸易体制,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三是加强主要国家之间的战略沟通,减少大国政治与经济博弈对地缘政治格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少数国家刻意推动的所谓“再平衡”战略,意图通过主导新的全球贸易规则,扩张经济版图,对全球投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016年9月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中国首次担任G20主席国,峰会的主题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和包容的世界经济”。我们期待,G20杭州峰会将推动全球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走上更加有效、务实的道路,绘制出促进世界经济早日走出疲弱复苏泥潭的路线图,特别是在创新发展方式、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机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