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甘肃省定西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18-12-12 作者:派智库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style="width:100%">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7.12亿元,增长4.2%,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6.3%、1.5%和4.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68亿元,同比下降4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14亿元,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43元和6855元,增长8.2%和9%。
(一)齐心合力抓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纵深推进。全市财政综合扶贫投入174亿元,全年减贫10.1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91%。落实东西扶贫协作协议,福州市在我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3个,到位资金0.98亿元。全市新建自然村硬化道路3331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6%,改造农村D级危房2.25万户。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42个,完成投资14.79亿元。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65.95亿元、互助资金贷款11.19亿元。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30家、家庭农场158家。向3.16万名贫困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93亿元,筹集各类公益助学资金6000万元奖励资助贫困学生5600人。
(二)凝心聚力谋发展,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市共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1070个,9个省列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00个市列重点建设项目开工92个,当年完成投资96.3亿元。谋划PPP项目167个,总投资2239亿元,开工建设12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储备“十三五”后三年拟实施项目3129个、总投资6757亿元。积极组织参加5·18福州海交会和第23届兰洽会等重点节会,在兰洽会上签约项目102个,总投资265亿元。举办甘肃·定西融入“一带一路”对接南向通道建设发展研讨会、“福州企业家定西行”等活动,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17个,完成投资350亿元。实行在线并联审批,线上办理项目869个,总投资411亿元。举行项目集中开工活动,5批次共开工项目415个,总投资425.86亿元,完成投资103.4亿元。
(三)转型升级调结构,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全市播种各类农作物866.5万亩,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9.3万亩、140.9万亩和81万亩。粮食总产量153.57万吨,增长7.23%。实现草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7.7%。实施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项目86个,完成投资24亿元。扶持29户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0%,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2.71亿元,增长2.7%。91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19%。累计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7个、乡级电商站89个、村级电商点1056个,全市共有各类网店5230家,实现网络销售4.8亿元。
(四)破解瓶颈补短板,城乡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定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通过省政府批复,实施城建项目174个、完成投资99.1亿元。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进,各类林业重点工程完成投资6.01亿元;造林封育42.22万亩、面山绿化9.95万亩,义务植树2113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1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建设省、市、县级美丽示范村46个、“万村整洁”村160个。 本文来自织梦
(五)保障民生促和谐,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全市财政用于社会民生方面支出134亿元、增长9.8%。实施各类教育项目1097个,完成投资6.48亿元,行政村幼儿园等857个项目建成投用。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34%。6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8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园区)共入孵企业1040家,吸纳就业1.5万余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实施各类养老项目179个、总投资3489万元,已建成137个。发放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金1.72亿元,惠及城乡困难群众113.9万人次。强化价格监管执法,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1.6%。 内容来自dedecms
(六)积极稳妥促改革,发展活力动力不断增强。“三去一降一补”有序推进,关停“地条钢”企业1家,消化商品房库存211.69万平方米。“营改增”等减税政策全面落实,为中小微企业减免各类税费1.27亿元。取消行政审批中介事项50项,调整部门权力事项241项,新登记市场主体2.4万户,同比增长5.9%。涉农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组织入市交易土地85宗420.5亩。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新农合实现跨省异地结报。组建成立定西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省中药材购销行业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在我市启动实施。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重点任务 copyright dedecms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6.5%,第三产业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和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上下达的调控目标之内。
(一)聚焦精准扶贫抓攻坚。巩固提升脱贫基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1.64万人。加快提升农村基础条件,改造农村C级危房1.9万户,完成自然村硬化道路6000公里以上,易地扶贫搬迁0.85万户3.66万人,深度贫困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提高到91%,完成156个贫困村幼儿园建设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推行“公司+合作社建基地联农户”产业扶贫模式,确保贫困户产业收入达到当年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上;实施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争取70%的贫困村建成电商服务站点,交易额增长20%以上。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精准培训贫困劳动力3万人以上,培训“两后生”8000人。向福州组织输转贫困劳动力3400人,带动转移就业1万人,全年输转城乡劳动力60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25亿元以上。实施兜底保障行动,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加强与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帮扶力量,助推脱贫攻坚。 内容来自dedecms
(二)狠抓县域经济促发展。全面落实县域经济发展配套政策,筹集产业发展基金10亿元以上,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坚持把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在抓好“4+4”新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各县区做大做强1—2个主导产业,配套发展多元化的副产业,构建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功能,争取新引进企业50户以上;抓好安定区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的申报,争取国家尽早批复;引导县域产业向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聚集,实现集群发展。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实施各类城建项目200个,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144个、24654户。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共8个特色小镇建设进度,实施项目65个,完成投资56亿元。
(三)聚力项目建设促增长。紧盯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争取国家和省上各类项目资金60亿元以上。全年谋划储备项目676个、总投资1497亿元;加大PPP项目推介力度,民间完成投资增长10%以上。全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并落实投资项目“1+(2+X)”并联审批制度,2018年拟实施项目3月底前完成所有开工前期手续,6月底全部开工建设。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借助兰洽会等各类招商节会平台,集中推介一批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继续实施项目集中开工制,力争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800个以上,完成投资394.5亿元。抓好各类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3条地方高速和9条省道等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凤合高速岷县段、岷漳高速连接线、定渭、漳殪4条地方高速;扩建定西、临洮、文峰3个高速出口,定西北出口建成;推进兰州—定西—平凉—庆阳—延安铁路、兰州-定西-天水-汉中铁路、临夏—临洮—定西铁路,陇海铁路定西市城区段改线迁移工程、定西支线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取岷县、漳县通用机场开工建设,渭源渭河源风景区和市人民医院起降点建成。加大项目督查力度,运用“五步三法”对全市重大项目开展全方位多角度跟踪督查,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四)力推产业转型促升级。分别种植中药材、马铃薯150万亩和300万亩,建立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8万亩,生产马铃薯原原种10亿粒以上;力争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中医药企业达到15户以上,薯制品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中药材、马铃薯总产值分别达到150亿元和180亿元。全力打造“中国西部草都”,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50万亩,当年生牧草55万亩,饲用玉米80万亩,加工牧草150万吨;新建规模养殖场100个、家庭养殖场100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1万户;肉蛋奶总产量35万吨,草牧业总产值达到170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万吨以上。着力打造种子种业产业,编制定西市种子种业发展规划,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马铃薯种薯、高原夏菜、苗木花卉等为主的种子种业基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衔接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扩大陇西一方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规模,推动普尔康、岷海制药等企业尽快生产中药配方颗粒。持续抓好陇西康美中药材物流园等在建物流项目建设进度,谋划建设定西(岷州)公铁航联运中心、陆港物流中心、物流保税中心和临洮中铺、安定、陇西现代物流港。加快推进安定区陇中文化旅游创意园等33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8%;积极打造全域旅游发展,力争旅游接待人数、收入均增长25%。推进风电基地建设,建成并网20万千瓦风电项目,启动建设7县区206兆瓦的村级光伏电站。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开工建设陇西禾源综合制剂生产建设等重点工业项目89个,完成甘肃招金贵金属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82个项目技改任务,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以上,新增小微企业100户以上。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和“助保贷”融资平台作用,支持扶正药业、巨鹏食品、中天羊业、凯凯农科等企业挂牌上市。
copyright dedecms
(五)坚持生态立市优环境。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任务,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196个,完成投资14.9亿元;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完成造林封育18万亩;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新增经济林果面积10万亩,城镇面山和生态廊道绿化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00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57.3%。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燃煤锅炉污染“清零”。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大洮河、渭河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全域无垃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建污水配套管网及改造雨污合流管网80公里,取缔1066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别达到15个、14个、18个以上,万村整洁村150个以上。
(六)提升保障水平惠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争取落实全面改薄项目资金3.76亿元,对500所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建设,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达到100%,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4%以内,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24%,高考应届生二本上线率达到36%以上。加快定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推进岷县国家职业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工作。做好县级综合医院及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项目资金的争取,建成市医院住院部楼和儿童病区、市医院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等项目。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引导200名高校毕业生到市内企业工作,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年底前达到85%以上;拓宽“外向型”异地就业渠道,与新疆、福州等地区开展对接洽谈,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报;做好孤儿供养、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项工作。认真做好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对事关群众生活的食品、日用品等商品价格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市场价格秩序保持稳定。
内容来自dedecms
(七)深化改革开放添活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按国家、省上有关要求抓好去产能各项任务落实;探索“房地产去库存+”模式,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力争商品房住宅库存去化周期控制在13个月以内;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同比下降1元,资产负债率下降2个百分点。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争取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到100项左右。全面推行农村“三变改革”,合理确定可变资本、折股量化资本和股份合作对象,壮大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农民实力、富民产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利用定西国投集团、定西产业发展基金等平台,争取更多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力争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16亿元,增长8%。稳妥有序开展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