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11-20 作者:派智库 来源:江都区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目标,突出经济发展中心,紧扣发展主题,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本文来自织梦

  综合

内容来自dedecms

  国民经济增长较快,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4年,全市国民经济呈现稳步上升的积极态势。据初步统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67.7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6.0%;第二产业增加值88.6亿元,增18.8%;第三产业增加值61.98亿元,增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6035元,比上年增15.6%。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质态进一步优化,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信贷结构逐步调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第46位。

copyright dedecms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状况,企业规模、品牌优势不够明显,竞争力提高不快,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利用外资领域不宽,规模偏小;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粮食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明显;财政增收压力较大。

内容来自dedecms

  农林牧渔业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随着“一降三补”为重点的扶农政策措施的实施,2004年全市农业生产呈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喜人局面。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农业产值16.27亿元,增21.4%;林业产值1.30亿元,增12.2%;牧业产值9.3亿元,增11.2%;渔业产值5.65亿元,增3.5%。2004年,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1.34万亩,平均单产414公斤,总产实现41.96万吨,比上年增长25.1%,棉花总产0.21万吨,比上年下降12.5%;油料总产5.0万吨,比上年增长7.5%。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继续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大育强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市初步建成优质稻米、无公害蔬菜、苦瓜、花卉苗木、猕猴桃、生态种养、长江特色水产等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积极组织参加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广泛推介我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引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江都花卉节,现代花木产业园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雅典娜园艺公司成为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造林绿化“312”工程进展顺利,成片造林1.2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18.5%。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逐步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8.7万千瓦,其中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868台,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年实现农机跨区作业收入1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内容来自dedecms

  工业和建筑业 dedecms.com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运行质态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37.69亿元,销售收入210.6亿元,实现利税12.5亿元,利润总额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9%、42.9%、41.1%、61.2%,高于全市工业增长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由上年的59.9%上升到63.4%。支柱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产值过亿元企业47家。传统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益保持较快增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发展亮点,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注册私营企业已达315家,实现产值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其中年产值5千万元以上的45家。全社会用电量10.57亿千瓦时,增长12.4%,其中工业用电7.28亿千瓦时,增长17.8%。工业技改投入大幅增加,企业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技改投入40.6亿元,比上年增长88.8%,总量和增幅均创近年来最高水平。160个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相继实施,竣工投产的项目达100个。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江都船厂等市属工业企业改制重组顺利推进,65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得到完善,新置换职工身份3300人,全市企业改制率、职工身份置换率分别达99%、83.6%。建筑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建筑业适应市场新形势,以规模培植为重点,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巩固提升传统市场,大力度、全方位开拓新兴市场,规模市场增势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凸现亮点,施工领域进一步向市政基础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电力水利、装饰装潢拓展。全年建安施工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在手施工面积14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12.5%;竣工面积7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15.3%。一批强势企业脱颖而出,施工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己达28家,一级资质以上企业增至10家。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荣获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江苏省建筑业20强企业。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大工程创优争先活动力度,质量水平、市场信誉不断攀升。江都建设北京公司科技会展中心三期工程获参建鲁班奖,优质工程列进京队伍之首。我市建筑业综合实力位列全省第四位,扬州市榜首。

内容来自dedecms

  固定资产投资 内容来自dedecms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围绕建设“滨江园林生态中等城市”目标和推进工业第一方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功能区规划进一步完善,积极实施工业技改、城市基础设施、公用实施和环境绿化建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同比增长50.6%,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均创“十五”以来最高水平。沿江开发取得新进展,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加大小城镇建设的力度,新开工小城镇建设重点项目137个,完成投资4.5亿元……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2.75亿元,增53%,规模以下项目完成投资18.2亿元,增45%。在规模以上项目中,基本建设投资9.79亿元,增长39.6%,更新改造投资1.28亿元,增长16.8%,房地产开发投资9.55亿元,增长34.3%,农村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4.97亿元,增长76.3%。城镇集体、个体私营完成投资1.65元,增长50.8%,其他类型投资5.51亿元,增长75.7%。

本文来自织梦

  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增长,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以沿江开发交通工程、农村通达工程、港站枢纽工程和桩桥改造达标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加快发展态势。全年货物周转量1.95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4.07亿人公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45.4万吨。江都港区改造升级为一类开放口岸,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3万吨综合码头完成120万立方吹填土工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公用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45935万元,比上年增4.1%。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7.43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38.7万户,新增4.59万户,电话主线普及率达每百人36.33部,公用电话1.01万部。小灵通用户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净增4.47万户,达8.2万户,互联网窄带、宽带接入用户6.04万户,比上年增长50%。广电宽带信息网工程运营正常,信息技术推广显现成效,政府公务邮件网、农业信息网、政务信息网、花卉苗木网等网站运行平稳,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会诊进一步发展。实现邮政储蓄32.74亿元,居全省县级市第一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旅游市场快速发展。2004,积极融入扬州旅游圈,旅游市场日益红火。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00万元。成功举办中国江都第二届花卉节、第二届经贸文化旅游节、第四届中国扬州邵伯湖旅游龙虾节。渌洋湖生态旅游区正在积极规划之中。

copyright dedecms

  国内贸易 copyright dedecms

  消费市场稳中趋升,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消费环境的逐步改善,流通业态不断创新,消费市场稳步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区域分,城区零售额3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农村零售额19.68亿元,增长8.7%。江苏宏信商贸公司、世纪联华江都店等企业销售额己过亿元,其中江苏宏信商贸公司营售额5亿元,列扬州市前列。各类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市场成交额42.3亿元,增16.4%,形成了苏中商贸城、邵伯钢材城等过亿元的重点市场。市场价格总水平温和上升,年末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3%。

内容来自dedecms

  开放型经济 织梦好,好织梦

  进出口贸易高开高走。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海关数)15478万美元,同比增长37.4%,其中自营出口9356万美元,同比增长33.6%。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04年全市着力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新签外资项目72项,总投资29072万美元,注册资本23911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837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81%。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明显回升。坚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齐头并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年新签外经项目79项,合同金额6127万美元,增261%,全年实现外经营业额1841万美元,期末在外人数1272人。 本文来自织梦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内容来自dedecms

  继续推进财政改革,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04年,克服农业税率下调、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政策性调资等减收增支因素,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加强税收征管,稳步推进财政集中支付,确保了财政平稳运行。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42826万元,增长2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979万元,增长38.7%,全年财政支出94255万元,比上年增长31.6%。着力优化信贷结构,金融工作平稳运行。随着全市经济的稳步发展,金融投放步伐加快,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大。金融机构年末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837494万元,贷款余额665478万元,同口径分别比年初增加227267万元、77755万元。存款中,企事业存款余额29919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4348万元,分别比年初增加42750万元和154884万元。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54446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636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1598万元、15837万元。全年货币净投放124580万元。

内容来自dedecms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6972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5155万元,寿险收入41817万元。中国人寿保险江都支公司保费总量4亿元,连续八年位居苏中、苏北首位。 本文来自织梦

  科学技术和教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科技工作富有成效,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围绕经济发展中心,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建设。2004年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5个,省级以上认定43项,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3个,申请专利365件。我市高效苗木花卉科技示范园被列为省级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强科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被省列为“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市普通中学53所,在校学生59124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1949人,小学101所,在校学生60556人,幼儿园78所,在园儿童21648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教育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取得新进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普及面不断提高。江都中学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育才中学、职教中心分别通过三星级高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评估。高考总体水平继续位居扬州市前列。 copyright dedecms

  文化、卫生和体育 织梦好,好织梦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取得新进展。2004年全市拥有市(县)级艺术团体1个,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加快扩网落户,新装有线电视用户1.46万户,城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实现广播有线电视“村村通”,并加快向“组组通”目标迈进。广播电视质量不断提高。成功举办了“与爱同行”大型慈善电视文艺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农民电视课堂》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名牌节目。全年累计发行报纸1456.7万份,发行各类杂志92.63万份。档案、地方志工作取得新成绩,《江都年鉴》2004卷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 织梦好,好织梦

  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1个。拥有病床2289张,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56人,拥有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444人,注册护士802人,拥有卫生防疫和防治人员158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59.8万人,覆盖面达80.9%。小纪镇成为国家卫生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群体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2004年举办了各类运动会42次,参赛人员23800人次,举办镇运动会16次,参赛人员11000人次。在省市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中,我市选手共获金牌28枚,华伦舞龙队在全国农运会上获金牌2枚。成功地承办中国女子篮球甲A联赛。 dedecms.com

  环境保护与生态质量

copyright dedecms

  环保工作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目标,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三同时”项目执行率达100%;全年审批项目1070个,依法关停、取缔项目和企业4个;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均为100%;推进污水集中处理,整治、疏浚城市河道,大力实施“碧水工程”,全市境内主要水体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大气、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我市己成为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

本文来自织梦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本文来自织梦

  计生工作成绩显著。围绕创建省计划生育示范市目标,扎实开展计生“一争五创”工作,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行政策服务及系列工程,计划生育率达99.68%。全年出生人口10346人,人口出生率9.71‰,死亡人口8962人,死亡率8.41‰,人口自然增长率1.30‰。年末总人口1064630人。

织梦好,好织梦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把加快富民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全力推进“富民”各项工程,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列入统计的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3015万元,比上年增14.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779元,比上年增长20.1%。据农村百户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62元,比上年增长14.5%。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3285元,比上年增长19.0%。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大扶贫解困力度,社会保障体系渐趋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各项保险参保人数为历年之最。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程稳步推进。全年累计采集就业岗位9570个,全年新增就业人数3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发放低保金651万元,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及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住房保障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建设解困房4万平方米,建设拆迁安置房11万平方米。扶贫助学、大病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社会福利院运营平稳。100余人得到了市慈善总会的救助。重点帮扶的16个经济薄弱村、1000个农村贫困户基本脱贫。 织梦好,好织梦

  注: 织梦好,好织梦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本文来自织梦

  (2)本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