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8-11-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新干县政府网站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style="width:100%">
2013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干,积极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奋力攻坚,有效地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本文来自织梦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88.15亿元,可比增长11.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8亿元,可比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46.98亿元,可比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23.59亿元,可比增长11.7%。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5%、57.6%和28.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6个、6.8个和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20.8:52.7:26.5调整为19.9:53.3:26.8,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县人均GDP达到26733元,比上年增加3111元,可比增长11.4%。
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一是财政增收。2013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3.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5.05%,比上年提高5.61个百分点;二是效益提升。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22亿元,增长13.9%。实现利税总额24.02亿元,增长43.9%。全员劳动生产率286506元/人,增长23.3%;三是民生改善。2013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工资42210元,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15元,增长14.3%。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62亿元,净增13.88亿元,为历年之最,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全市前列。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农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业经济稳中有升。201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6.75亿元,增长5.6%。其中,种植业产值13.64亿元,增长6.8%;林业产值1.20亿元,增长8.2%;牧业产值9.28亿元,增长3.5%;渔业产值2.28亿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5亿元,增长7.0%。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28.96万亩,增长0.3%。其中粮食作物达85.31万亩,比上年增长0.3%;油料播种面积24.48万亩,比上年增长0.31%;蔬菜播种面积12.14万亩,增长1.14%;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6.15万吨,增长4.9%;油料产量2.19万吨,增长4.1%;肉类总产量76877吨,增长2.4%;家禽年末数66.07万只,增长2.8%;水果总产量22.49万吨,增长6.6%;水产品产量2.04万吨,增长5.5%。
特色产业调优增效。2013年,全县新发展井冈蜜柚2630亩,花卉苗木5500亩,绿色蔬菜1万亩,中药材3.1万亩,高产油茶1.17万亩,新增和改造百亩以上特色基地43个,其中500亩以上12个,涌现了溧江唐家茭白、桃溪板埠井冈蜜柚、七琴炉村高产油茶、界埠宝嘉旺园林,以及城上大坑、荷浦塘边、沂江刘家巷绿色蔬菜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县级以上龙头企业6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市级25家,省级龙头企业总数位居全市第一。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3家,总数达423家。
copyright dedecms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2013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9.23万亩,有效灌溉率达92.9%,旱涝保收面积达30.29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67万千瓦,农用排灌机械保有量3.93万千瓦,耕整机1713台,机耕船541艘,机动脱粒机148台,农用运输车372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8652吨,增长2.3%。
copyright dedecms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201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9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5.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0%,拉动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仍然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规模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8.41亿元,增长16.9%,实现增加值42.21亿元,增长38.0%。园区企业发展向好,2013年,园区基础设施投入50125万元,增长39.0%;现有工业企业125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3.85亿元,增长17.0%,占全部工业的84.1%;上缴税金6.43亿元,增长36.6%;安置就业16583人,增长23.1%。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筑业企业发展较好。2013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1.69亿元,增长25.3%;完成增加值2.75亿元,增长1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9亿元,增长41.1%;利润总额0.29亿元,增长31.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5.1万平方米,增长19.3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2.39万平方米,增长18.5%。 copyright dedecms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较快增长。2013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37亿元,增长20.2%。从投资主体看,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15.68亿元,增长152.5%;非国有投资71.69亿元,增长7.9%;从产业投向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43亿元,下降86.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05亿元,下降7.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88亿元,增长198.3%;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4.6:82.6:12.8调整为0.5:65.3:34.2,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1.4个百分点;全年施工项目165个,较上年增加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0个。 dedecms.com
重点建设进展顺利。2013年,全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8亿元,顺利完成县城第五轮总规、城东湿地公园、河西家居建材市场等重点规划,滨江大道、城东大道、金川大道南北两端街景改造、城市雕塑广场、城南幼儿园、易扬明郡等一大批城市重点项目相继实施,新干高速公路连接线、沂江桥拓宽改造、县人民医院医技大楼、公安技侦大楼、文化广电艺术中心、火车站休闲广场等项目已投入使用。 织梦好,好织梦
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消费市场平稳发展。2013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活动有序推进,商贸市场繁荣稳定。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0亿元,增长14.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61亿元,增长15.9%;农村零售额11.09亿元,增长1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0.45亿元,增长15.1%;餐饮业1.68亿元,增长13.3%;住宿业1.58亿元,增长13.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2013年,我县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先后引进落户了上海泰禾、欧氏化工、中山百诺、浙江鸿一、威卡斯、高明田昌、绿色光束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引进内资31.5亿元,增长32.8%;实际利用外资5978万美元,增长27.3%;外贸出口2.37亿美元,增长12.9%。全民创业深入推进,新增民营企业323户,总数达2079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347户,总数达1.2万户,经济发展彰显新的活力。
本文来自织梦
六、交通、邮电 内容来自dedecms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2013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197万人,增长5.9%;旅客周转量10094万人公里,增长17.2%;铁路客运量55.0万人,增长36.1%;旅客周转量9668万人公里,增长36.1%。货运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年公路货运量874万吨,增长0.7%,货物周转量507185万吨公里,增长20.2%;水运货运量712万吨,增长13.6%,货物周转量32216万吨公里,增长83.9%;铁路货物发送量86.9万吨,增长8.4%,货运周转量33122万吨公里,增长8.4%。 织梦好,好织梦
邮电通信能力平稳增长。2013年,全县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总量12428万元,增长6.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87万元,增长1.4%;电信业务总量1731万元,增长4.2%;移动业务总量7647万元,增长7.7%;联通业务总量885万元,增长15.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8121户,比上年减少227户。移动电话用户18.96万户,增长10.1%,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7.1部,互联网宽带用户24271户,增长26.3%。 织梦好,好织梦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3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2.01亿元,增长19.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30亿元,增长14.7%。其中,工商税收4.58亿元,增长38.6%;农业税和耕地占用税0.61亿元,下降43.2%;其他各项收入4.11亿元,增长10.3%。全年财政支出20.06亿元,增长7.2%。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工程和重点支出倾斜,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0亿元,增长7.8%;教育支出4.84亿元,增长31.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10亿元,增长15.6%;医疗卫生支出1.90亿元,增长12.7%;农林水事务支出4.30亿元,增长13.3%。
金融市场日益活跃。2013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30亿元,比年初增加13.80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76.62亿元,比年初增加13.8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34亿元,比年初增长7.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8.30亿元,比年初增加5.48亿元;中长期贷款23.55亿元,比年初增加1.42亿元。存贷差高达57.96亿元,存贷比仅为47.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5631万元,增长10.5%。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425万元,增长5.5%;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389万元,增长1.1%;各项赔付支出6866万元,增长9.8%。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款1953万元,下降19.7%;人寿保险公司业务支出2783万元,增长122.7%。 内容来自dedecms
八、科教、文体和卫生 内容来自dedecms
科教事业稳步发展。2013年末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98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数2830人,比上年增加了304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投入校建和技术装备资金8000多万元,开工校建项目75个。2013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中考及格率、优秀率、总平均分,以及初中学生学科竞赛团体总分均位居全市第一;现有普通中学16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35所,教学点61个,幼儿园130所。在校生普通中学18364人,职业中学1575人,小学28456人,幼儿园11266人。专任教师普通中学1353人,职业中学73人,小学1160人,幼儿园364人。2013年全县高考本科录取1097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869人,初中毕业升学率87.2%,初中和小学入学率分别为98.9%、100.0%。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共组织申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4项。
内容来自dedecms
文体事业日益繁荣。2013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1个,文化馆(站)14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广播电台(站)13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7.3万册。群众文化多姿多彩,13个乡镇新建、改建综合文化站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县新增农家书屋36家:“新干好声音”、“美丽乡村·舞动新干”等特色活动影响广泛;新编古装小戏《王言归乡》荣获全省“汤显祖戏剧奖”二等奖,牛头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战国粮仓遗址成功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育事业蓬勃兴起,县少年体育代表队在全省第七届县级田径运动会上首次荣获团体总分一等奖。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共组织申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4项。 内容来自dedecms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2013年,启动了两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县人民医院医技大楼投入使用,顺利通过全省卫生应急示范县验收,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2个,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4个,精神病医院1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皮防所1个,卫生监督所1个,新农合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68人,其中医生344人,护师、护士257人。卫生机构病床1241张,比上年增加329张,增长36.1%。
九、人口与民生工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2013年,全县出生人口4929人,出生率为14.9‰;死亡人口1074人,死亡率为3.3‰;全年净增人口38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7‰。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317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083人,农业人口261648人。全县已婚育龄妇女75285人,采取节育措施71231人,节育率94.62%,计划生育率78.4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继续保持了全国、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
内容来自dedecms
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美丽乡村面貌一新。2013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11个镇村联动点建设和105国道、高速连接线、金川至神政桥三条通道庐陵风格改造全面完成;68个省级村点建设有序推进,涌现了沂江车头村、桃溪板埠村、溧江石口村等一批精品村点,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4%,比上年降低了3.4个百分点。年末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1.3平方米,增长5.2%。全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13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52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为4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0%,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8.0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9平方米。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全年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达8亿元,比上年净增1.8亿元。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全县共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1.08亿元,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913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435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出台了农村低保评审方案,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694万元,惠及1.62万城乡生活困难群众,新农合参合率达99.8%,农村五保、低保全部纳入新农合补助范围;年末“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88304人次。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2463人、79022人、31387人、20632人、14800人。大力实施了“两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国有农林场危旧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有效解决了4525户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解决2.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启动了“最后一公里水泥路”建设和新一轮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建设水泥路220公里,完成了金川、三湖等乡镇敬老院示范改造。乡镇敬老院设施齐全,“五保”供养条件大为改善。年末全县福利院、敬老院16个,供养人数1025人。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