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
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发布时间:2009-01-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宏观经济 浏览:次【字体: 大 中 小】
style="width:100%">
一、四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1.四季度经济增速显著回落
根据统计局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2.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企业利润增速回落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分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1%;集体企业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9.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3.2%,轻工业增长12.3%。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7%。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66亿元,同比增长4.9%。在39个工业大类中,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最多的5个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内容来自dedecms
3.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连续五年增产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比上年增产2690万吨,增长5.4%,连续5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041万吨,增产305万吨;早稻3158万吨,增产6万吨;秋粮37651万吨,增产2379万吨。油料、糖料预计分别增长12%和6%以上。肉类产量继续增加,生猪生产恢复较快。全年肉类总产量7250万吨以上,增长5.9%;生猪年末存栏增长4.5%。
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
织梦好,好织梦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5.市场销售增长较快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
6.消费价格继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出现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5.6%,农村上涨6.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4.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65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5.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8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9%,12月同比下降1.1%,全年涨幅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涨幅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5%,12月同比下降0.4%,全年涨幅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7.进出口贸易形势良好,外汇储备继续走高
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9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
8.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情况基本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353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9.货币供应量增幅加快,贷款增加较多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7.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加快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6.6万亿元,增长9.1%,回落12.0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4万亿元,增长12.7%,加快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3468亿元,比年初增加49114亿元,比上年多增1279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66203亿元,比年初增加76863亿元,比上年多增22985亿元。全年货币净投放384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541亿元。
二、当前经济运行主要问题
2008年四季度,中国经济遭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受外需急剧收缩及经济周期回落等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下滑,传统的出口导向、投资推动型增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1.经济增速回落到11年新低
中国经济从2008年上半年的高位运行、下半年的骤然降温,到四季度的猛烈滑落,经济增长过快回落的风险已开始显现。从2008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4季度,中国GDP增速依次为10.6%、10.3%、9.9%和6.8%,与三季度相比,08年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出现11年来的新低。
图1:98年1季度—08年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率(%)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资料来源:国研网国研数据
2.外贸出口受外需放缓影响较大
本文来自织梦
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08年四季度,中国进口同比下降8.8%,较之三季度22.3%的增速出现大幅下降,出口同比增长4.3%,较之三季度也出现18个百分点的回落。
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外需下降,可能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冲击。由于2009年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而经济再次恢复增长的时间却不确定。美国、欧盟两大经济体的经济滑落将导致全球贸易规模的收缩,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3.价格水平回落过快,出现通货紧缩苗头
四季度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加快回落,与三季度相比,环比骤降2.7个百分点;12月CPI增1.2%,涨幅创近30个月新低。按照CPI环比变化率推算,2月份以后各月可能为负值,假如没有新的涨价因素,那么2月份我国CPI同比涨幅将会出现负增长。与CPI相比,PPI下降更为剧烈,受国际市场上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急剧下降,特别是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石油的价格大幅度下降的影响,PPI从9月的9.1%下降到12月的-1.1%,7个月内下降了10.2个百分点,而我国还是在2002年出现过PPI同比下降的情况。各方面数据显示,中国有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
图2:1999年8月—2008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上年同月=100)
dedecms.com
资料来源:国研网国研数据
总体而言,2008年是经济形势变化极大的一年,从年初的“双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可以说是调控力度最大、应对措施最频繁的一年,瞻望前景,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变,使我们面对的是形势更为严峻的2009年。
三、未来经济发展展望——需求下降将成最大挑战
从国内总需求看,2009年,三大需求中的出口与消费可能会放缓,投资受积极财政政策影响可能会保持稳定。
2008年12月,莱因哈特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看,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总需求面临较大的下降风险,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
dedecms.com
四、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世界经济的周期性下行重叠,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内容来自dedecms
1.财政政策注重力度更要着力改善民生
针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随着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已进入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防止经济下滑、全力保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新目标。采取逆周期调节的财政政策已成为共识,为此,国务院出台了4万亿元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即简称的“国十条”)来拉动经济增长,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向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
我们认为,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否起到短期内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目的,除了要看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关键还得看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是否有效。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为了抵御外需下降的不利影响,曾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当时主要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说,当时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为以后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但也应该看到,经过了多年投资的高增长后,我国的投资率已上升至较高水平,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在当前外需下降的情况下,如果国内消费不能大幅度增长,大幅增加投资只能导致生产过剩。因此,近期财政政策要避免单纯增加投资支出的做法,而要着重改善民生,增加社会性支出,增加对低收入家庭,居民养老、医疗和教育方面的补贴,以促进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本文来自织梦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灵活使用
在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央行适时调整政策取向,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特别是四季度以来货币政策频频出台。
表2:08年央行货币政策一览 内容来自dedecms
时间 本文来自织梦 |
货币政策内容 内容来自dedecms |
copyright dedecms |
央行宣布自 |
|
央行宣布,从 dedecms.com |
dedecms.com |
央行宣布,从 |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
央行宣布,从 |
资料来源:国研网整理 copyright dedecms
经一系列调整后,我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仅高于2002年2月的1.98%,为历史次低水平;贷款基准利率为5.31%,与2002年2月的历史最低水平持平。央行指出,此举是为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08年12月,M1增速小幅反弹至9%,M2增速大幅反弹至17.8%,完全是政府短期刺激政策的反映。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国的货币政策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都面临既要防止经济增长下滑、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再起的风险,如何正确地判断两方面的风险,并且求得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之间的平衡是各国央行共同面对的难题。执行宽松货币政策时,要全面地分析当前的金融环境,既要看货币信贷的增长情况,也要看利率的变动情况,同时还要看汇率的变动情况和资本市场的情况。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在传统的银行信贷渠道之外不断拓宽,因此也需要综合判断各方面金融情况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使各种金融指标之间形成合适的搭配。
本文来自织梦